達林斯堡那高聳的木石結構的城牆就這樣聳立在聖戰軍前進的道路上,隔斷了聖戰軍的目標所在。
這座城堡不算太大,也就和之前的諾巴列夫堡相差無幾,之前被聖戰軍所擊潰的維達森部八萬人有三萬名倖存的諾威德人逃到了達林斯堡。
因此,不大的達林斯堡裡面竟然就裝下了整整三萬五千名守軍。
這幾乎是一個不可攻陷的堡壘,這三萬五千人裡面的正規軍有一半還多,比之前在諾巴列夫堡要多的多。
並且由於這裡的準備充足,雷石滾木一類的守城器具也是一應俱全數量充足。
面對這樣一座城堡,在沒有戰場之王火炮這種大殺器之前,幾乎就是不可逾越的鴻溝。
就算是之前的諾巴列夫堡,那也是聖戰軍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磨磨蹭蹭,才花費極大代價攻陷的,還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而顯然,眼前的這座達林斯堡是比諾巴列夫堡更加難啃的一塊骨頭,想要攻陷這裡,估計比攻陷諾巴列夫堡要難的多。
但就算是這樣,事情也必須去做,如果不講達林斯堡攻陷,那麼久不要想著繼續進軍,這樣一來,當初約定好的聖戰計劃也就泡湯了。
這極有可能導致聖戰的失敗,聖戰失敗的後果不言而喻,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
但是要說拼了命的進攻達林斯堡,那也是誰都不願意的,保守估計,就算聖戰軍拼命作戰,那也要一兩個月,乃至兩三個月才能將這裡攻陷。
到那時候不要說聖戰成功與否,估計諾威德人都要打倒聖城抓教宗烤著吃了。
他們時間緊迫,原則上來說,必須要在二月十五日之前到達規定的位置對諾威德人發動總攻,也就是十天之後,他們必須到達指定的位置。
城堡作為封建時代的領主最大的保障,顯然不是那麼好攻克的,他們雖然規模不大,但是許多時候守軍甚至可以地擋住自己十倍的兵力進攻。
畢竟城堡是封建貴族領主的安身立命的地方,不管你在領地上如何橫徵暴斂,只要領民造反的時候貓在城堡裡,很快就會有親戚和其他的貴族來救你的。
所以城堡的堅固與否就成為了貴族們最關心的問題,要是等你城堡被敵人弄弄塌了之後援軍才來,那簡直就是欲哭無淚,悲哀的不能再悲哀了。
因此,城堡通常都十分堅固,更何況諾威德人雖然沒有和亞斯特拉王國常年處於戰鬥之中,但是他們對於聖教國家那些德行卻有些瞭解。
動不動就對他們所謂的異教徒發動聖戰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因此諾威德人在他們的領地上也大規模的修建堅固的城堡和要塞,為的就是防備聖教國家的入侵。
因此,這些城堡往往都十分堅固,反正在十天之內攻克城堡基本就是沒有可能的了。
李奧納克國王和拜林斯因大主教在這段時間也是十分的苦惱,甚至這幾天裡他們看上去都老了好幾歲。
李奧納克國王的擔憂不用說,一旦聖戰軍戰敗,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裡諾威德人最近的亞斯特拉王國。
雖然亞斯特拉王國實力強大,在諾威德人的攻勢下還能夠勉強自保不至於被王國,但是國土生靈塗炭卻是肯定的。
到時候基礎設施被破壞,農田被踩踏焚燬,手工作坊被搗毀,國家財政困頓,國勢肯定會因此而萎靡不振。
而李奧納克國王也一定會因此而威嚴喪失,再眼中些王室也因此而失去人心,王室失去國家掌控權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