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眯了眯丹鳳眼,暗道一句,好一個多疑猜忌的人王。
蘇照道:“鍾長老,寶璽給你,最快多能鋪設傳送法陣。”
若是能透過這等傳送之陣,實現對郡縣地方的行政管理,必將大大提高蘇國的治理效能。
鍾長老道:“最快也要兩個月。”
“好,孤就給鍾長老兩個月時間。”蘇照聲如金石,擲地有聲。
“多謝蘇侯信重。”鍾長老開口說道。
一場朝會,將朝廷六部,仙凡兩道之事務處置得七七八八,已是近的午時時分。
看著下方面有疲倦之色蘇國文武公卿,蘇照看向一旁的宦者令,道:“著御膳房準備午膳,孤在慶元殿設宴。”
“遵命。”宦者令行禮而罷,轉身離去,去吩咐手下宦官去了。
蘇照道:“禮部。”
尚書蘇賢越眾而出,“臣在。”
“孤原有定服色之意,如今蘇衛一體,我大蘇原為水德,蘇衛兩國當重定服色,以諮官吏、軍卒改易,不分彼此。”
蘇照開口說道。
原本的蘇國先祖曾為周帝侍衛出身,而後敕封一國,為周王大司寇,持建邦國之刑章,又建都城於溫邑,故尚黑水之德。
衛國則是火德。
蘇照原本想的也是改以火德,但還需要照顧到蘇國一些舊氏公卿的感情,故而一拖再拖。
如今蘇衛一體已經成為蘇國廟堂上下的“政治正確”。
蘇賢道:“遵從君上之命,我國文武,文官者以黑服為主色,而武將則是尚紅,文武分野,相得益彰。”
蘇照抽了嘴角,暗道,也算是一個折衷之策,文官思想保守,還以黑服為官綬顏色,武將沒有這些講究,以內著紅色號坎,外披玄甲。
“只是這卻極為類似大漢朝,嗯……真就大漢,神京了。”
蘇照道:“允奏。”
想起來日打仗,紅彤彤的一片士卒,如火焰燎原,也算頗為帶感。
……
……
待午膳之後,稍事休憩,蘇照再次於中元殿集百官議事,不過這一次則是討論的軍務。
評議北進衛國以來,敘功撫卹之事,以及軍卒作訓、整編事宜,講武堂的軍將的武道修為,諸般大
淳于朔道:“君上,諸軍皆以小軍為編,號令多有不便,臣請擴編軍制,以使號令為一。”
原本蘇國的兵制,五人一伍,二伍一什,五什一屯,二屯一曲,五曲一部,五部一軍。
到了軍這一級,再往上就沒有了。
至於行營都督,那是臨時差遣,類似某某司令部,而不是常規的戰術單位。
後來蘇照雖仿唐制,但在文官官署還未改革完畢,更不要說在還在打仗的軍中了。
這樣就導致,許多將領至軍統制一級,再往上就只能是都統制或者別號將軍,臨時差遣,故而,一些將領縱然建立功勳,於官階一途就無升遷空間。
(五百字在作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