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郡
郡城之上,衛國大司馬鄔壽,內穿玄色魚鱗甲,外披狐裘大氅,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手扶城牆垛口,特意著人澆水凍冰的城牆,絲絲縷縷寒意自掌間肌膚滲入。
鄔壽抬眸,望著數里之外的叛軍大營望去,目光也有幾分不易覺察的凝重。
正值深冬,朔風如刀,萬物凋零,入目所及,天地蒼茫,皆是一派肅殺之景。
由前任衛君——衛磐率領的衛國邊郡叛軍,近十餘萬人,高挖塹壕,樹起旗幡,廣結營柵,軍營綿延迤邐,多達二三里之長。
轉運糧秣之丁夫、馱馬,絡繹不絕。
與此同時,積雪消融的曠野之上,叛軍騎卒四出,馳騁奔來,背後箭壺中多揹負著包有絹帛的箭矢,似還想效前日故計,近郡城射入。
絹帛之上文字,也無外乎是,以父伐子,勸告諸軍反正的攻心之言。
但,同時就有衛國官軍騎卒,與之出外搏殺、驅逐。
而這樣的僵持之舉已經持續了半月之久。
自入冬以來,天氣愈發嚴寒,衛磐率領下的叛軍在不久前進行過一次劇烈攻擊之後,就改之以“圍而不攻,步步為營”的策略。
配合晉國小司馬趙去疾的五萬晉軍,一點點壓縮鄔壽手下兵力的活動空間。
最終,將鄔壽率領下的衛軍,逐漸壓縮在固安郡之東北方向。
衛磐更是聽從謀士建議,使出攻心之策,派細作勾連固安郡城之中的郡望豪強。
這些計策,可以說收效頗豐,起碼在半個月間,鄔壽統率的衛軍已發生五六起軍卒逃亡之事。
更與城中大戶,陰相勾連衛磐,與之暗通款曲。
五天前,郡望全氏、祝氏、章氏三家,設宴邀請鄔壽入府一敘,商談糧秣軍需供應之事,準備起事謀叛,不想……為鄔壽先一步察知。
鄔壽也是狠辣,廣發親軍,大索全城,對暗通款曲的郡望大戶,血腥清洗,直殺得人頭滾滾。
而後盡收三家郡望財貨,以金帛、珍饈、美酒犒賞諸軍將校,同時著華良分兵五萬,在固安郡外三里紮營,策應固安郡,以備萬全。
這邊廂,見得騎卒、斥候在曠原中追逐、廝殺,鄔壽皺了皺眉,心頭愁雲密佈。
轉頭問著一旁的副將,道:“華將軍今日可有軍情遞來?”
兩軍一城內、一城外,為了策應完全,自是要時刻溝通軍情,以防不測。
每至傍晚時分,華良就會派遣親兵,進城傳遞訊息。
那副將聞聽詢問,面色一整,稟告道:“華將軍還未有軍情送來。”
而在二人議論檔口,就見下方城牆馬道之上,一個衛軍校尉匆匆上來,手中尚拿著一個牛皮革包裹的信袋,道:“大帥,帝丘急遞。”
鄔壽麵色微驚,心頭一動,道:“快快拿來。”
從校尉手中接過,開啟閱覽罷,面色變幻了下,忽然放聲大笑,笑聲震動四方,城牆之上就有軍校投來詫異目光。
副將道:“鄔大司馬何以發笑?”
鄔壽故意高聲說道:“本帥笑那趙戩機關算盡,付之流水……彼以晉國後將軍韓仁彥部,繞襲於雲邑,欲斷我軍後路,卻不想蘇衛聯軍於前日,輕取雲邑,韓仁彥五萬大軍已全軍覆沒!”
此言一出,城牆之上,將校大譁,無不又驚又喜。
說來,蘇國援兵五萬的訊息,鄔壽是知道的,當時在決定出兵的第一時間,蘇照就著蠱雕夫婦,將這重要軍情傳遞給鄔壽,以堅其拒晉之心。
但當時,鄔壽就是壓著沒有告知諸將!
“好讓諸將得知,蘇侯和我衛國長樂公主,率十萬大軍,業已大破晉國後將軍韓仁彥部五萬晉卒,韓仁彥被斬軍中,我方援兵不久將至!”鄔壽高聲說著,此刻將這訊息迅速傳揚出去。
一時間,眾將、軍校面有喜色,原本迷茫的軍心,一下子就安定下來。
鄔壽看著這一幕,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之所以壓著衛軍來援的訊息,就是在等待著這個勝利。
“好在蘇侯沒有讓人失望。”鄔壽目光幽沉,思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