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殿
文武公卿排成兩班,這是蘇照返回溫邑之後的一場朝會。
“諸卿平身。”蘇照此刻著王侯冕服,正襟危坐,目光逡巡過六官、御史臺、樞密院的文武公卿。
蘇照道:“粱司徒,我國最近戶口、財賦情形如何,和孤和諸卿說說。”
司徒粱師古是蘇照之師敬弘道舉薦,當時蘇照以司徒孟季常老邁昏庸,同時為了平衡朝政,就讓粱師古接任司徒。
經這數月的考察,此公兢兢業業,雖無大功,也無大過,蘇照索性也就留任,以觀後效。
粱師古道:“君上,除溫邑外,我國原轄制七郡五十三縣,賴君上神武,南征北戰,拓展疆域,現共治十二郡九十八……”
隨著粱師古的介紹,不僅僅是蘇照第一次聽,就連朝堂中的文武公卿也是第一次聽得這般詳細的數字。
總而言之,蘇國目前疆域轄治十二郡九十八縣,戶口三百九十萬人,連番大戰,物資雖耗費巨大,但收益也是可觀。
至於人口,更是翻了近兩翻!
蘇照當初南巡治河之時,對豐樂郡的八大郡望、縣中豪強進行定點兒打擊,那時,不滿百萬的蘇國人口,就漸漸突破至一百四十萬人。
等到晏昌對溫邑周邊附郭縣的抑制豪強的推行,蘇國戶口急劇膨脹,人口飆升至二百二十萬。
而後蘇國,南征北戰,前前後後奪下五郡之地,又在地方反腐整肅,加之平抑豪強,此刻賬面上的戶口終於突破三百九十萬。
這才是蘇照前段時間,一躍由金丹巔峰突破神照境界的原因,三四百萬人口的人道氣運,都不能進階神照,幾乎不可能。
但這個數字,蘇照只是皺了皺眉,仍不滿意,如果革新之策大行,十二郡人口怎麼也得破千萬,顯然還有不少戶口被隱匿。
軍事方面,樞密院的樞密副使——馮匡也稟告蘇國的兵力。
蘇國目前常備兵力,不含地方郡兵,凡十五萬人,北疆一共屯駐了八萬軍隊,由樞密使、國尉——申屠樊統率,防備衛國。
而蘇國南疆兩關一線,則有三萬精銳大軍,以原石荊關守將楊阜為都督,節制諸軍,溫邑則有四萬禁軍駐紮,拱衛國都。
聞聽軍力漸盛,蘇照冷峻、威嚴的面容上,終於現出幾分喜色,看向淳于朔,朗聲道:“淳于將軍,任事作訓,練兵有方,勞苦功高,傳孤之命,賜淳于朔千金、絹五百匹,明珠三十斛,鎮嶽級神兵一柄!”
淳于朔臉上現出一抹激動,道:“臣謝君上之賞,此為樞密院上下之功,老臣不敢獨攬此功。”
蘇照笑了笑,道:“樞密院官吏人等,孤另有賞賜,淳于將軍勿要推辭,這是將軍應得的。”
下方一眾文武公卿,無不面現豔羨之色,不過並無嫉妒,而是心服口服。
這位老將軍,數月之間,編練大軍,供應前線大戰,當得一句擎天之柱,功莫大焉。
雖聽說有君侯大開府庫之武道大藥,供應將校,以及平抑豪強後,黔首參軍意願強烈之故,但能將這些人編練成可堪一戰的軍卒,也非常人可比。
聽完群臣的稟告,蘇照勉勵道:“自孤繼位以來,諸卿操持政務,晚上,孤于禁中設宴,與諸卿共飲。”
“臣等謝君上!”下方一眾公卿,聞言,都是面帶振奮,喜氣洋洋。
等中元殿中的氛圍熱烈稍稍降下之後,蘇照卻轉而提及一事,沉聲道:“諸君,晏卿至碭郡月餘,然碭郡豪強無法無天,勾連地方胥吏,對中樞陽奉陰違,甚至於近日,悍然威脅晏卿,此舉無疑視中樞權威法度於無物!諸卿以為當如何處置?”
此言一出,下方公卿面面相覷,而班列之中,搶先出班一人,正是少宰韓洮,手持象牙玉笏,稟告道:“彼等強梁宵小,威脅君上欽使,此悖逆之舉,喪心病狂,形同謀反,君上當選派重臣,降之以雷霆,激濁揚清,盪滌妖氛!”
蘇照詫異看了一眼少宰韓岱,此人當年在溫城邑為宰令之時,雖以方直廉貞著稱,但實際並不是什麼革新派。
說來,此人還是陳韶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