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下時局不清,聶傷要觀望形勢,還不打算加入截派,東耆神君的稱號他也不太喜歡。
便以自身能力不足為由,請九鳶和燻池神巫代為推脫。
其實以他的實力,的確做不了一方鎮守大神,但截派願意給他做靠山,也是可以做得的。
由此看來,截派高層非常想拉攏他,所以才賞了這個神位示好與他。
但聶傷一向心思重,凡事喜歡陰謀論,暗自疑心,截派神尊是不是在算計自己?
成為一方神祇的確很威風,可是麻煩也會接踵而來。
異能生靈都欺軟怕硬、腦子轉筋,他東方鎮守神祇的名號一旦傳開,定會有許多不服氣的神靈妖怪上門挑釁,也會引來闡派的目光,簡直就是在吸引仇恨!
為了震懾眾神妖,他只能死心塌地投靠截派。
由此看來,截派神君簡直就是挖好坑等著他往裡面跳。
這倒也罷了,畢竟想掌握權力就得承擔風險,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還不是趨之若鶩?怪不到人家頭上。
他主要是懷疑,截派這樣做,是想把神戰戰場設在耆地。
截派的統治區域大致和商國領地重合,尤其是內服的中原地區,統治十分穩固。
而闡派的實力範圍則在邊鄙方國,核心區域是淮水中下游地區。
雙方地盤有兩個主要接觸地帶,一在河南中部的內服方國,一在東部的耆地。
耆地正好直面闡派淮水核心區,實力也比內服方國弱,是便於進攻的路線。
闡派若北伐,耆地首當其衝,截派要南征,耆地也是最近的出發地,將來的大戰大機率會在這裡爆發!
當然,誰也猜不到闡派的心思,說不定他們會直接進攻河南地區,或者兩條戰線同時開戰。
站在截派的立場上,當然不想讓富庶的內服地區遭受戰火,將戰爭控制在耆地,是最好的選擇。
為了把闡派的注意力引向耆地,截派高層肯定已經有了預案,封聶傷為東方鎮守使,也許就是其中一項舉措。
“九鳶、燻池和那個夜老怪被派到耆地來,可能也是大局中的一步棋。”
聶傷盤算著,心中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情緒,似乎是幸災樂禍。
按照原本的歷史,截派恐怕也制定了在耆地決戰的戰略。
可是萬萬沒想到,闡派竟然遠赴西北,在遙遠的西陲扶植了周國,從西面打了過來,以致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最終慘敗。
為何神戰也和凡人之國的戰爭一樣,也被戰略戰術所影響呢?
因為二者的基本模式都是一樣的。
首先,神戰也需要結陣而戰。
神靈們的機動性很強,單打獨鬥或者小規模遭遇戰自是可以隨時開打。
但是參戰人數越多,就越需要互相配合,組隊的威力,比混戰要強的多。
大規模神戰中,幾十、幾百位神靈火併在一起,這種烈度的戰爭,任你再強的大神,一個不小心被敵人包圍,也會瞬間隕落。
所以必須結陣而戰,與凡人戰鬥別無二致。
不過神靈的戰陣和凡人不同,乃是一種能給陣中之神加BUFF,對敵方形成巨大殺傷的法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