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冶銅和冶鐵兩項事關國家命脈的技術之外,其他如美陶、琉璃、玻璃、白炭的燒製之術,造紙術、制墨術、雕版印刷術,還有許多新式器械的製造技術,等等,全都放開提供給民間工坊。
各家各戶都加緊組織生產,耆國的特產商品一時暴增!
儘管商品供應大漲,但需求還是非常緊張,耆國人又保持一致不降價。四方而來的商隊依舊在搶購,財富滾滾而來,耆國官民愈發富裕。
炭灰邑的戍士家族以紡織為副業,但他本人的家庭,卻又在黃崖邑有一家客棧和兩間大倉庫,專門接待南來北往的商隊和旅人,由此也賺得不少。
“小人是旁支子弟,在家裡地位頗低。之前我一家九口人,每月收入還不到三十元,甚是貧困。”
那戍士面帶笑容,對聶傷講述自己家庭情況:“後來了小人響應侯主號召,賣了所有田地開了一家客棧,果然賺了大錢。”
“然後小人就開了竅,又擴建了客棧,能容兩百人住宿,還建了兩間大倉庫,為過路商隊貯存貨物。如今每月能賺近千元,已然是中等之家了。”
聶傷也為這個頭腦靈活的年輕人感到高興,讚賞的說道:“雖然很多方國都設有供外來之人住宿的‘廬館’,但那都是接待外國使臣的。一般商隊和過路之人,只能借宿民宅,經常被人拒絕,不得不露宿在野,出門在外十分艱苦。”
“我國雖然建了許多廬館以供外客暫住,但最近進出我國之人實在太多,廬館也接待不下,戶部又提出要興建館舍。”
“我以為官府沒必要建太多廬館,便號召國民開設有償客棧,既緩解了外來之人的困境,還有利可圖,絕對是一門很有前景的生意。”
他用筷子指著那戍士,笑道:“呵呵,你是第一批響應之人,頭一桶金該被你賺去,後來之人只能吃殘羹冷炙了。”
“嘿嘿嘿,小人的小打小鬧,讓侯主見笑了。”
戍士撓頭笑了笑,見聶傷態度親和,也來了談興,又道:“侯主可知,今年最賺錢的是哪種生意?”
“當然美陶了。”
聶傷想都沒想就道:“美陶的燒製之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外界需求也大,我國供應量大,價也高,自然也賺的多。”
他吃了口野雉肉,繼續說道:“前年這個時候,那英國世子肥員與我約定,未來兩年,我國的美陶都交給他出賣。”
“如今已經到期,那廝還想繼續獨家經營。這麼重要的財源,我怎麼可能讓他繼續掌握?當然嚴詞拒絕了。哈哈。”
藩丙插口道:“那英國人給我國供應銅礦石,得罪了他,會不會……”
“不會!”
聶傷擺手說道:“肥員不是蠢人,不會為這點利益報復我。而且他最近成了英國權臣,手掌整個英國的礦石出入,美陶這點利潤,還不至於讓他肉痛。”
“越說越遠了。”
聶傷止住話頭,問那戍士:“美陶是最近最賺錢的生意,我說的可對。”
戍士輕輕搖頭,笑道:“這次侯主卻是猜錯了。”
“唔?不是嗎?”
聶傷很是意外,商業上的事情他一直都在關注,美陶的確賺的最多,怎麼又不是了?
戍士不賣關子了,說道:“今年最賺錢的,乃是人口買賣!”
“哦!”
聶傷一下反應過來,以箸擊案道:“我差點忘了這個,此生意的確最賺錢。”
原來他是按照官府的稅收多少計算貿易額的,而官府為了鼓勵人口輸入耆國,對人口買賣不收稅,所以才沒有想起來。
但耆國急缺勞動力,不用想就可以猜到,人口買賣的利潤一定高的嚇人。
在耆國以外,各方國、部落能養活的人口有限,對他們來說人口並不是越多越好,多餘的人口都是不值錢的,甚至是消耗國力的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