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哪吒的緣故,陳塘國和敖來國的關係急劇惡化,還引發了東極君和石姬兩位大神之間的緊張形勢。
東極君是陳塘國的靠山,還可能是李哪吒的親爹,神戰開打後,他自會護住陳塘國周全。
而那石姬,不但和敖來國沒有關係,還怨敖來國人多事,把自己牽扯進來,還害死了自己弟子,對敖來國頗有怨氣。
開戰之後,她不拿敖來國發洩怒火就謝天謝地了,敖來國的死活她才不管呢。
兩尊大神成了懸在敖來國頭上的核武器,雙方一旦打起來,不論誰輸誰贏,敖來國一定會成為犧牲品。
可憐敖來國,在神靈和敵國的威脅下,瑟瑟發抖。所有國民都知道己國命運堪憂,全國上下皆無戰心,都提前做好了隨時撤離,儲存實力的準備。
所以當陳塘國悍然發動戰爭時,敖來國人幾乎沒有抵抗,麻溜的捲起行禮就跑。
敖來國人大都是海上漁民,也安排好了退路,於是都逃到海邊,乘船渡到了一個大島上避難。
陳塘國是抱著滅亡敖來國的目的來的,為此還約了東南方的宜國和幹國,相約瓜分敖來國。三國軍勢十分浩大,很快就席捲了敖來國全境。
可是他們雖然攻佔了敖來國土地,但是擄掠到的人口財貨卻少之又少。三國大軍很是忿怒,一直窮追到海邊。
敖來國人逃難的海島距離海岸不遠,雙方隔海就能看見。三國大軍眼見戰利就在眼前,都不想放棄,準備渡海攻擊。
可是敖來國的海上戰力十分強大,不但有大量漁民和船隻,還有許多海民相助。三國大軍根本無法下海,只能望洋興嘆,然後又在海邊建立防線,想把敖來國人困死在島上。
敖來國人也做著同樣的打算。他們有船有魚,島上也有淡水,根本不怕圍困。
反倒是三國之軍,大軍在外耗費甚多,又沒有在敖來國掠得補給,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等到他們撐不住時,不撤也得撤。那時,敖來國人登陸上岸,又是一條好漢。
雙方對峙了近一個月,三國大軍果然疲敝了,敖來國反攻之日就在眼前!
誰想陳塘國人不講武德,竟然請來了一位神巫助戰!
那神巫在海邊施出神術,雙手放出刺目紅光,形成一道道光柱,觸物即焚,把橫在海上的攔截船隻挨個點名。
敖來國船隻紛紛著火,海面上一時煙火燎天,漁民恐懼不已,一鬨而散。連水裡的海民也都嚇的返身逃進深海里,不敢再幫助敖來國人。
海上沒了阻攔,三國大軍悠然登船,往大島上開來。
島上觀戰的敖來國人見此,轟然崩潰,哭嚎叫喊,無頭蒼蠅般亂跑,渾然忘了自己身在島上,哪裡能跑到出去。
最後只有數百貴族乘坐接應的船隻逃走了,剩下國民全都被三國大軍生擒,連帶一批船隻也被俘獲。
三國之軍將俘虜圈禁在島上,又探得敖來國主和貴族逃到了另外一個小島。於是整治船隻,佈置圍堵,準備追擊殘敵。
這個時代,漁民的船隻只能在近海行駛,小島左右都有三國船隊攔截,敖來國殘餘之人無法遠遁,滅亡只在旦夕間。
正危急時,忽然一聲巨響,頓時天崩地裂,海搖島晃。不一時,便見滔天巨浪從深海湧了過來,淹沒了沿途島嶼,直撲海岸。
三國水軍連人帶船都被海嘯捲走,只有海島中央看守俘虜的數百士兵僥倖逃得一死。
而敖來國國主一夥,因為熟悉海況,早就預見到了海嘯將至,將船隻藏在亂礁裡,眾人爬到島上山地保住了性命。
海嘯摧毀了敵國水軍,敖來國國主帶著一眾貴人返回大島上,重新奪回了民眾。
那神巫露了一面之後就沒有再現身,敖來國人又和三國大軍繼續對峙。
不幾日,宜軍、幹軍失望而去,只剩陳塘軍還在留在敖來國,封鎖了海岸。
陳塘國和敖來國接壤,補給較為便利,是以比宜、幹兩軍更有耐力。他們下定決心要滅亡敖來國,所以拼著國力耗盡,也要和敖來國人對耗下去。
而敖來國這邊,因為之前島上儲備的物資被三國水軍吃用了許多,漁船也損失大半,導致食物緊缺,長期耗下去肯定耗不過陳塘國。
敖來國國主見前途暗淡,只好遣使來殷邑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