顎軍戰機已失,進不能進,卻又不想撤退,還打著攻破山口繼續包抄殷邑的主意。
結果只耽擱了三天時間,就被幾國斷了退路,包圍在了山口後面的峽谷之中。
顎帥發現形勢不妙,頓時大懼,慌忙拋棄輜重,帶著輕兵從山中小路突圍,逃到了山南的寧國。
寧國人正在西邊圍堵他們,沒想到他們從小路竄了出來。措手不及下,被顎軍突到了大河渡口,搶了舟船往上游逃去。
相軍統帥指揮幾個小國四面圍堵,尾隨追擊。
顎軍好不容易逃到大河岔口,又遭到耿國水軍襲擊,損失慘重,被耿軍逼進了下河河道,離顎國越來越遠。
他們只好順流而下,欲往韋國來投鬥耆軍。
世子受得知訊息後,急派使者給聶傷下達命令,要他全力接應顎軍,勿使敗亡。
“原來河南之軍駐守河邊,是為了攔截顎軍啊!”
聶傷恍然大悟,心中不禁大罵:“這個顎帥,簡直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顎軍一路失敗,不但使世子受的戰略受創,還把一大堆敵人引到了聶傷身邊。鬥耆軍面對河南軍都異常吃力,再來幾隻軍隊怎麼能應付得了?
“尼瑪的,你們這樣亂竄,還不如當場戰死好,至少不會攪亂形勢。”
聶傷痛苦的揉著太陽穴,心中煩悶不已。
本來各處戰場都處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幾路都在僵持。顎軍這樣一搞,反而把鬥耆軍推到了最危險的位置。
世子受手握強軍,軍事處於絕對優勢。世子啟手中兵力多一些少一些對他都照樣碾壓,只是被對方的堅壁和巫術拖慢了腳步而已。
在整個戰略佈局中,世子受一軍要對付所有敵對的河北方國,鬥耆國和霍國則負責封堵河南之軍,顎軍就是突如其來的致命一擊。
根據世子受使者提供的情報,世子啟這人缺乏軍事能力,但也有自知之明,所以採取了非常保守的策略,一力死守,絕不出擊!
為了保險起見,他把所有河北盟軍都集結在殷邑和世子受對峙,不敢輕調一支人馬離開,哪怕河南援軍被阻截也死不分兵。
如此正好落入了世子受一方的算計,才形成如今之戰局。
可現在因為顎軍突襲事件,世子啟被驚出一身冷汗,深知絕不能讓這支軍隊留在背後。
於是果斷下定決心,分出相軍去南部主持戰事,命令相軍統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深入己方腹地的顎軍吃掉!
於是河北大軍便被顎軍引到韋國這裡來了。
鬥耆軍一隻小小孤軍,戰力再強也抵擋不住這麼多方國的攻擊。結局不論是敗亡還是逃走,歷軍都可以順利北上,成為改變雙方局勢的關鍵力量。
可以說,顎軍此舉很可能會導致世子受一敗塗地,使他們一方的勢力全部完蛋。
唯一有利的一點,就是世子受面對的敵軍少了,可以趁勢發動總攻,先一步攻破殷邑,打敗世子啟。
但這個可能性太小了。世子啟佔據了大城,又修建了許多堅固的壁壘,哪怕兵力再少一些,也能撐上很久。
那個時候,歷軍爬都爬到殷邑了,追擊顎軍的河北諸國也肯定擊敗了鬥耆軍和顎軍,早早回到前線一起圍攻世子受了。
“嘶!”
聶傷越想心越涼,牙疼似的吸了一口氣,問那使者:“顎軍還有多少人?”
使者不確信的說道:“世子兩日前才見到顎軍的信使,他們那時剛在河汊被耿軍水軍打的大敗,折損了三成人馬。”
“顎軍本來有三千精兵,水上戰敗,再加上凡國之戰,突圍之戰,以及沿路走散之人。我估計……可能只有一千餘人了吧。”
“一千殘兵敗將,能抵個鳥用!”
聶傷鬱悶不已,送走了使者,立刻招來顧無疾和劉談商議。
顧無疾二人一聽,頓時如遭雷擊,面無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