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傷和同車的淖一邊寒暄,一邊打量著城中的人和物。
宿城不再是原來的模樣了,變得整潔乾淨,秩序井然。
之前的宿國人以漁、獵、制皮和貿易為主業。城內人口擁擠,家家戶戶都晾著魚獲,皮子作坊臭氣熏天,滿城都是髒水和魚腥味。
城裡環境異常汙濁,街道混亂不堪,房屋造型也醜的一逼,簡直不像個商人城市。
這個髒亂差的國城被鬥耆軍大掠之後,失去了八成人口。因為船隻和漁民也被掠走了,所以留下的貴族不再往湖裡發展,開始另尋出路。
他們不擅長耕作,也缺乏人口進行耕種,於是就發揮自己特長,把主業轉到手工業和商業上。制皮不要太多的人力,宿國貴族掌握著制皮技術,國內犀牛也多的是,只要獵來就是皮源。
差點做了亡國奴的宿國貴族知道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都像奴隸一樣辛勤勞作,很快就把制皮作坊恢復了起來。大量的高質量宿國皮製品暢銷各地,不但維持了國民生存,還在迅速壯大實力。
宿伯淖從鬥耆國討來了一大批物資,讓宿國得以緩了口氣。宿國貴族們抓緊這段寶貴時間,一邊勞作一邊攻掠周邊山野的野人和蠻夷部落,獲得了很多人口。
後來他們又孤注一擲,幫助鬥耆國戰勝了箕國聯軍,更是從中得到了大量財富和勞動力,國勢恢復到了鼎盛時的三分之一。
如今的宿國,國力蒸蒸日上,頗有幾分成長為強國的模樣。他國之人見了,都以為宿伯淖用卑微姿態騙得聶傷鬆懈大意,鬥耆國在養虎為患,將來一定會遭到宿國人的反噬。
但是瞭解內情的鬥耆國和宿國人卻沒有人這樣想。兩國國民都非常清楚,宿國想要幹翻鬥耆國報仇,簡直是痴人說夢。
先拋開兩國之間懸殊的軍事力量不談,只看經濟實力。
別看宿國國力好似在快速壯大,其實一切都鬥耆國的掌控之中,包括他們的經濟支柱制皮業,也是聶傷給出的建議。
宿國看著富裕了,其實產業單一,嚴重依賴外部物資,根本不能對鬥耆國形成威脅。
鬥耆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全面佔據優勢。宿國緊靠這個文明高地,早就被鬥耆國的影響力滲透到了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現今的宿國人看鬥耆國什麼都好,什麼都學鬥耆國的,思想觀念上已經和鬥耆國人相差不多了。很多人恨不得直接變成鬥耆國國民,享受鬥耆國人的戰利和榮耀。
這樣一個被深度同化的國家,怎麼可能反戈一擊,攻擊鬥耆國?
特別是宿國國主淖,此人和聶傷接觸甚多,經常到鬥耆國考察。見識了聶傷的英明神武和鬥耆國的偉大成就之後,徹底心服口服,成了聶傷的忠實粉絲。
他大力引導國民向鬥耆國學習,還在宿城建立學堂,延請鬥耆國教習來授課。幾乎所有宿國貴族都派了族人在學堂學習,學到知識開了竅之後,對鬥耆國更是仰慕不已。
這次鬥耆國識者考試,一些宿國人也來趕考,也有十餘人獲得了識者身份。宿伯淖因為身份所限不能參加考試,無法證明自己的學識,懊惱的捶胸頓足,鬱悶了好些日子。
宿城的變化,也是宿伯淖在參觀了鬥耆國侯城之後,領悟到一國都城面貌既是國民的精神面貌,力主改造的。
他將作坊都遷到了城外,利用城內人口損失的機會,大舉清理汙物和違章建築,總算改變了宿城的居住環境。
“淖伯,宿國一片欣欣向榮之態,看著就讓人心喜啊。”
聶傷誇了宿伯淖一句,又道:“我們是友鄰,若有什麼難處,儘管對我說,我會盡力幫你的,休要顧忌。”
“聶侯之義,淖感激不盡。”
宿伯淖立刻致謝,說道:“宿國所需都能從貴國獲得,聶侯不加限制,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淖不敢再貪心。”
他謙卑的笑了笑,忽然神色一變,一臉關切的問道:“聶侯這次到宿父澤,有沒有……呵呵,有沒有見過拙妻啊?”
(感謝書友:太玄無極長生不老至尊皇帝投出的月票。感謝大家的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