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商帝接收了鬥耆國獻上的禮物,對其謙卑的態度都很滿意。這年頭,各個方國對王室的態度越來越輕慢了,很少有像鬥耆國這麼懂事的方國。
他允了鬥耆國所請,準備冊封鬥耆國新國主傷為新一代鬥耆候。
結果對面的長子啟的勢力不幹了,堅決反對分封聶傷。
其實鬥耆國和雙方都沒什麼利益關係。但是秉著敵人贊同的我們一定要反對的政爭原則,啟一方就是不同意分封。
理由也說得過去,那聶傷乃是一篡國賤奴,不問罪與他,已是王室的仁德了。他一賤奴,何德何能,敢佩戴候冠?
老商帝和子受自然不會示弱,說道聶傷是聶侯嫡子,並非賤奴。又是鬥耆候之婿,該透過了溶血池的考驗,不但合情合理,天帝也授命與他,為何不能領鬥耆候之爵?
這個時候,誰也不能再退一步,雙方劇烈爭吵起來,甚至在朝堂上大打出手。好幾個貴人被打的血流滿面,連堂中幾百斤重的大鼎都掀翻了。
鬥耆國幾人被嚇壞了,縮在角落裡不敢做聲。
雙方爭論了六七天,一直都沒有結果。
事情再這樣發展下去,鬥耆國幾人可能要遭殃,國臣費老見勢不妙,便急從公吳母家借來一批寶貨,暗中來見啟。
這費老是個人精,常年奔走出使各國,見多識廣,眼光毒辣。
他把寶貨獻與啟後,便求啟放自己一馬,並勸說道:“商帝有權,子受有威,二人手握重兵,豈是政爭能夠擊敗的?世子若想在朝堂上贏得帝位,怕是緣木求魚了。”
啟等人聽了,都悚然大驚。鬥耆國使者一番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他們醒悟了過來,於是不再糾纏鬥耆國之事,開始轉向爭奪軍權。
老商帝和子受一方雖然贏了,但還是有阻力存在,最後只能各退一步,沒有答應鬥耆國請求的鬥耆候,改封了聶傷家族的爵位,聶侯。
……
聶傷聽了苦庚的講述,很是欣賞那子受,心中暗道:“此人頗有雄主之相,但願他能繼位。”
“不不不,不能讓子受繼位!”
他立刻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商國要是有個雄主,我的事業便難做了。還是換那個崇鬼神,愛貴族的啟上位的好。這傢伙定然重用神棍和腐敗貴族,呵呵,等他把商國搞的一團糟,正好利於我鑽空子。”
“對了,國主,在我們離開前,那幼世子子受曾來見過我們,並要我等帶話給國主。”苦庚講述完,又提了一句。
“哦?子受找你們?”
聶傷直覺其中有陰謀,眼珠子轉了轉,打起精神問道:“他要帶什麼話?”
苦庚道:“那世子子受來了以後,先問過我們關於國主你的事情,問的非常詳細,我們便也沒有隱瞞,都告訴他了。”
“他聽著國主你的事蹟,不斷的擊掌喝彩,還不停自語道,要是換做我,一定能做的更好吧?最後,那子受又道,他和國主你都是蓋世英雄,他十分欣賞國主,若是有機會,希望能和國主見上一見,”
聶傷聽了,臉上露出奇怪的表情,摸著下巴沉思了一會,又問道:“他讓你帶的話是什麼?”
苦庚道:“子受讓我告訴國主,請國主準備好兵馬,不久之後,便會有用武之地。”
聶傷狐疑道:“此言何意?”
苦庚解釋道:“子受言,西周巫醫用巫術激發了商帝的潛力,確信商帝還能活一年,一年後必死。他想趁著這段時間,發大軍討伐東夷,再立戰功,好利於自己爭奪帝位。”
聶傷笑道:“他怕是見了啟一夥開始向軍隊下手了,所以才想把軍隊帶出來,讓外人插不了手。這個子受,果然很聰明呀,捨棄一切也要保住軍權。”
“應該是這樣了。”
苦庚也笑道:“子受道,帶他發兵之時,希望國主也能出兵,助他一臂之力,共同討伐東夷。日後若他能奪得帝位,定會厚報國主。“
聶傷想了想,不禁笑道:“他不是要我幫著討伐東夷,而是要我幫他壯聲勢,助他奪取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