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插手地方事務,實屬無奈,我13歲時隨平定候參加北元哈拉和林一戰時,當時我明軍由於大勝,一時輕敵大意,乘勝追敵千里,遭到元軍總部埋伏,當時天寒地凍,鎧甲結凍,鬚眉凝冰,箭矢如蝗,喊殺震天,我們兵少力乏,萬里風焰燒紅天際,敗鱗殘甲滿天飛舞,我們急身突圍,但卻已身陷囫圇。當時我記得我周圍將士不斷中箭倒下,到處人馬血流成河,我人小緊緊跟隨平定候身後,候爺護在我的周圍,死死拼殺,元軍的刀劍已經衝上來,周圍鮮血濺落,我的馬都身中數箭倒地而亡,不想我身中一箭,倒在地上,數匹馬衝踏上來,我都幾近在霎那間被馬蹄踏死,(他的聲音微微顫抖)候爺拼將我攬上戰馬,奮力衝殺,刀劍砍落在他的身上,數年過去了,我還尤記得他鮮紅的血從受傷的胸口汩汩湧出,象水注一樣傾洩在我的臉上和身上,他的胳膊死死夾住我,大半個身子蓋在我身上護住我,等我們衝出重圍,甩掉追兵,才發現明軍衝殺出來的已所剩無已,候爺已成血人…(他的眼中噙著淚水,聲音低沉微微顫抖)”我凝望著他,這個年輕的已是一個響噹噹的能獨率千萬大軍征伐北漠的藩王原來是經歷了怎樣的紛飛戰火才成長起來的。
他微微側了一下身,似乎想平靜一下自己的情緒,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他是如此的情緒外露,他從來都是有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冷靜和老練。此時此刻我才能理解他和平定候之間的那種血海深情,他的那種生死感恩之情。
有幾絲夜風吹過,我道:“少爺不必多慮,那孫剛和黃知府本是該殺之人,候爺本毫不知情,都是其子所為。再說沒有你和候爺,沒有你們當年的浴血奮戰,又怎麼有現今的大明盛世,這些貪官汙吏歷朝歷代都有,若不嚴懲,輕則失民心,重則亡國改朝換代。少爺這數天的良苦用心軍候爺一定能理解,想均州以後至少能在候爺鎮守下成為一方淨土的。”
朱棣點點頭。
我突然想起一個詞“刑部按察御史”,又道:“少爺,在郢王府時,你曾道我是刑部按察御史。難道皇上為了督課貪汙腐敗,各部都設有御史嗎?”
朱棣道:“父皇為嚴懲腐敗,明律規定‘凡內外管屬衙門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須從卑迴避‘,吏部選任官員‘南北更調,定為常例’;在明初時曾設御史臺為從一品衙門,有左右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等官職。後改御史臺為都察院,並始定為正二品衙門,以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掌院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加重其職權;近年又設六科給事中, 各部也隨時抽官吏任督察御史腰佩聖令進行明查暗訪,‘以肅政飭法為職’。而且監察御史直接向父皇負責,‘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不僅負責‘糾劾百司’,而且可‘代天子巡狩’,各省的封疆大吏如都、布、按三司長官,及知府以下各級地方官員,見七品巡按御史,逡巡若屬吏,‘兩司見御史,屏息屈躬,御史出入,守令門跪’,而巡按則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哦,怪不得,為嚴懲腐敗,明代對官吏的監察力度是如此之大,監察官員的地位也是如此之高,就象中央巡視組的威懾力。雖然明初朱元璋懲治犯罪帶有濃烈血腥味的做法,實在令人不寒而慄,監察制度也如此嚴厲周密,但及於後世,官場貪風重現,甚至愈演愈烈,即使有海瑞這樣的歷史清官,也阻擋不了嚴嵩、魏忠賢這樣的歷史上著名的貪官的出現。
想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國家懲治犯罪為彰顯人道,恨不得取消死刑,全然不想罪犯犯罪時的重大惡極。而古代雖然各方面落後,但在處罰犯罪上毫不手軟,真正體現法律的尊嚴和不可觸犯。真不知道刑律的減輕是文明的進步還是人道的落後,我認為對兇者慈,即是對善者惡。一味追求對作惡多端者的仁慈,降低作惡者的成本,使法律的威嚴無從談起,使犯惡作奸者可能蔑視法律,敢於犯罪,無畏人性善惡的底線。
朱棣沒有再繼續說什麼。我和他慢慢在院中踱著,劉山他們已將各處各角落都燻了一遍,鐵縣令的門和窗欞還開著,我看見裡面的陳設十分簡陋,只有一張木板床,一張書桌,一柄靠椅,一個書架,一口衣箱,僅僅只是牆上掛著好幾幅筆勢疏淡、氣韻生動的水墨蘭花,有點顏色,好象是鐵縣令自己畫的。明朝官吏的清貧可見一斑。
我們不由都駐足在窗外看著那畫,那畫中的蘭花飄逸俊芳,那綽約多姿的葉片、那高潔淡雅的花朵似乎在這炎炎烈夏釋放著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也彷彿映出作畫的作者心懷高潔、不從汙流、不沾淤泥的心境。可在這濁世能獨善其身有多麼難?我不由想到,貪汙屢殺而不能止,這裡邊或多或少地與官員俸祿低廉有關係。
經過這幾日在縣衙府中,我看到在這明代初期,朝廷發給的官吏的工資大部分都是實物工資。鐵縣令領的不是大米,就是布匹,甚至還有胡椒什麼的,當然也短不了還有銀子,可這一切都要按大米折算。想來,明朝的官吏制度也不象後世有健全的公務員制度,有各種醫療住房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在明朝一旦官員退休,生老病死無依靠。官員自身的溫飽冷暖尚得不到充足的保障,明朝的官吏是非常清貧的。僅僅依賴於官員自身潔身自好,靠堅定的信念清正廉潔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除非那推翻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起新中國的共產黨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生命為了崇高的信念。可封建社會又能依靠什麼呢?這就怪不得朱元璋制定如此的酷刑仍阻止不了貪官汙吏的貪汙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