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帝國曆史上,也曾有過更改狀元位次的情形,大體和華夏古代差不多。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偏好,皇帝也不例外。
朝堂之上,兩班大臣山呼萬歲,行過禮節之後,女官便宣眾舉子上殿,面試的序列也是從排名靠後的舉子開始。
前面兩批都走了下過場,基本維持了他們在會試中的名次。賜了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
最後的重頭戲,便是一甲的三位貢士了。
女官站在殿外,宣會試的前三名進殿。
沒料到,進來的只有侯耀祖和方恨水二人。
第二名王昶卻沒有在列。
“貢士侯耀祖(方恨水),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個人躬身施禮。
女帝姜璃早就見過侯耀祖,自然知道他是葉修的愛徒,愛郎的徒弟考中了會元,她也非常高興。
方恨水雖然沒有侯耀祖那麼俊美瀟灑,但也生地方面大耳,相貌堂堂。這兩位,女帝都很滿意。
只是,會試第二名王昶沒有聽宣進殿,這讓女帝頗為不悅。
“王昶何在?”女帝沉聲道。
“陛下……老臣有冤啊!”
這個時候,一位手捧烏紗,滿面悲慼的老者,從殿外急行進殿,在丹墀之下躬身施禮。
這老者面白有須,氣度沉穩,正是當朝太師王伯仁。
“王太師,何冤之有啊?”女帝淡淡道。
“我家幼子王昶,在放榜之日,因為仗義執言,被會元侯耀祖打成重傷。老臣認為,侯耀祖德行有虧,不配晉身一甲。另外,坊間有聲音說,侯耀祖在鄉試時名次只是中等偏上,這次會試高中會元,恐怕另有隱情。請陛下下旨,徹查侯耀祖科舉舞弊一案。”
女帝的目光,忍不住看向葉修。
葉修站在封爵的貴族班列中,也是鶴立雞群。
聞言飄然出列,沉聲問道:“王太師,王昶和侯耀祖之間的恩怨,並不是你說的那麼簡單。侯耀祖之所以在放榜之日痛打王昶,是因為在之前,兩個人早已發生過沖突。那次,是王昶率領一眾家丁,將侯耀祖打成重傷。這一次,侯耀祖不過是將上次輸掉的架打回來而已。
“當時刑部侍郎王明大人也在現場,他說,我東華帝國尚武之風極盛,年輕人之間意氣之爭在所難免,如果每次都上升到帝國律法的高度,恐怕會影響我國的尚武之風,這樣不妥。所以我們也就任由兩個人又打了一架。王昶打不過侯耀祖,只能算他學藝不精,王太師告到朝堂上來,格局未免小了。上次我們耀祖被打得更慘,我可沒到朝堂上找陛下哭訴吧?”
“王侍郎,可有此事?”女帝看了看刑部右侍郎王明。
“咳咳……確有此事。”王明硬著頭皮答道。
他沒辦法撒謊,當時那麼多舉子都在旁邊看著呢。陛下只需要將外面的貢士叫幾個進來,一問便知。
“王太師,既然是年輕人之間的意氣之爭,這點小事,你告到朝堂上來,是因為朕給你的擔子不夠重嗎?”
這句話就有點誅心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吃飽了撐的沒事幹了嗎?
“老臣惶恐!”王太師揮了揮手,王昶頭纏白布,一瘸一拐地走進了大殿之中。
鼻青臉腫的,腋下還拄著雙柺,看上去確實有點慘。
“貢士王昶,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王昶艱難地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