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民安不傻,不用想也知道,他這回是沾了陳銘的光。之前,本來還以為陳銘的水平比他也只高出一丁點。可現在看來,高出不止一點。
陳民安從屋子裡拿了一件陳銘製作的茶罐,和自己的製作的陶罐進行比較。看起來,外觀似乎相差不太。但是陳銘製作的茶罐確實非常耐看,越看越覺得好看。
之前那名顧客說得沒錯,陳銘這茶罐有一種神韻。只是這種神韻你體會得出來,卻沒辦法去模仿。就是讓陳民安對著陳銘製作的茶罐仿造,他也沒辦法將這種神韻復刻出來。
陳民安仔細看了一會,無奈地將陳銘的茶罐放了回去。
“看來這神韻是模仿不出來的。我要是能夠像陳銘一樣,能夠讓陶器帶上一種獨特的神韻,也許將來我製作的陶罐就不愁賣了。”陳民安知道,自己現在製作的陶罐是徒有其型,缺少真正的神韻,沒有神韻的陶罐是沒有生命的。
對的!陳銘的茶罐好像是有生命的一樣。陳民安似乎抓住了點什麼。
到第二天,陳民安上架的陳銘的茶罐便已經售罄了。陳民安的陶器也順帶賣出去不少。網店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一萬。陳民安所有的陶器已經賣出了一大半。只是自從陳銘的茶罐售罄之後,陳民安的網店幾乎具沒有再開單。
陳民安不知道的是,第一個下單的人潘興頌是一名陶瓷收藏愛好者。他是在aap大資料推薦下進入到陳民安的直播間的,結果一眼就相中了陳銘的茶罐。他在這個茶罐上面看到了一絲古代陶器的靈韻。
雖然,這個茶罐算不上精美,燒製的技術也稍嫌落後。釉胎也不是很完美。但這都不是問題。這個茶罐上帶著一種神秘的靈韻。讓潘興頌越看越喜歡。
價錢也算是非常廉價,所以潘興頌買下兩個茶罐,另外還順帶買了十幾件陶器。後面購買的單,也基本上是潘興頌介紹的。潘興頌有個不是很大愛好者圈子。大家只要碰到了不錯的陶器,就會在群裡進行交流。
但潘興頌將新買到的茶罐照片傳到群裡時,立即被其他的圈友看到了。同樣,是看了一眼之後,眼睛就拔不出來。最後透過潘興頌分享的購物連結,在陳民安的網店下單。
無論是陳銘的還是陳民安的陶器,在這些愛好者專業的目光下,略顯稚嫩。但是也有別人不具有的特色。尤其是陳銘茶罐上的靈韻,現在市面上幾乎沒不到這樣的新陶。
不是每個陶器匠都能夠讓自己手底下的陶器帶上某種靈韻。這不是靠熟練能夠解決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陳民安的網店在第一天就大獲成功。就算後面的陶器一點都賣不出去,陳民安也不會虧本。
所以,第二天,陳民安便神采飛揚地跑到陳銘家裡。
“賣了賣了。陳銘,賣光了。”陳民安說道。
陳銘一頭黑線,老子不賣!
“昨天你給我的那些茶罐全都出去了,連帶我的都賣出不少。回頭我把錢提出來給你。”陳民安說道。
“說好那些用來抵我應該分攤的費用。”陳銘說道。
“就算給你分攤費用,能有多少?你的那些茶罐在網店都賣瘋了。一個都沒剩下。你要是把你這一批陶罐全部上架,我保準幫你全部賣掉。”陳民安說道。
“那我謝謝你!”謝謝兩個字著重強調。
陳民安感覺陳銘這感謝的話好像在罵人,但他現在興奮得很,這些小事可以忽略:“不用謝不用謝。我去拿個東西裝一下。”
“哎,哎。你給站住!這些茶罐是要留著自己用的,不麻煩你去賣!”陳銘連忙將他的茶罐護住。
“陳醫師,我跟你打個商量,這些茶罐你拿給我去賣。你到我那裡拿一些過來裝茶葉藥劑。這麼好的罐子拿來裝東西可惜了。”陳民安連忙再補充了一句,“賣到的錢歸你。我的陶罐給你不要錢。你反正裝藥劑茶葉,賣出去,罐子又不算錢。拿什麼裝不是裝啊?”陳民安說得好有道理,陳銘忍不住跟著點了點頭。
“你同意了?”陳民安欣喜地問道。
“我不同意,你能夠放過我嗎?”陳銘問道。
“我這不是絕對你的這些茶罐,白送出去太可惜麼?本來可以拿來賣錢的。”陳民安說道。
陳銘懶得跟陳民安爭,看著陳民安用竹簍將他剛揹回來的茶罐又背了回去。
“那我拿什麼裝?”陳銘鬱悶地朝著陳民安的背影喊了一句。
“待會我就把陶罐給你送過來。不用謝我。”陳民安笑道。
“那竹簍你得給還回來!”陳銘提醒了一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