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如何操作不是重點,對於斛斯等一眾人來說,符飛怎麼操作才是重點。
然而,一向精明能算計的符大將軍,到了這樣的關鍵時刻,居然就犯了抓不住重點的毛病。
出兵?
這怎麼可能!
琅琊王的文筆絕對可以信賴,死人都能給說活了,更不要說是符飛了。
但是,他依然沒有很快的下定決心。
即便是身邊的很多同仁都已經派出了兵馬支援北府兵,但是,他依然舉棋不定。
雖然屬下們紛紛建言,認為徐州部隊也該早早抓住機會,派出兵馬,但是,符飛想的和這些小兵當然是不同的。
徐州城和那些小城,小鎮一樣嗎?
這麼大的家業,怎能隨便動搖?
怎知王謐的這封書信不是一個試探?
在這些城池當中,只有徐州的地位最為重要,只有徐州的兵馬最為強壯,只有徐州不是投降,也不是被打敗,而是作為折中方案,雙方講和的。
可以說,現在的徐州城,就是趴在京口、建康這兩個晉朝的大部隊之上的一個大老虎。
要是徐州有任何的異動,那建康城的安危可就難保了。
這一點,符飛心裡清楚,王謐的心裡也清楚的很,北伐開始,符飛早就知道,王謐的胃口很大,小小的一個徐州城,滿足不了他。
想當初,王謐來到徐州城下的時候,見到他的第一眼,符飛就有這樣的預感了。
對於這位野心家來說,北伐是繞不過去的一關,果然,沒過多久,北伐就開始了。
現在的符飛很矛盾,要是換做一般人,早就派出大批的兵馬,積極配合了。
對吧!
誰的人多,出的力量就要更多,這是一個常理。
可是,符飛不是這樣認為的。
正是因為他的實力強,又不是被王謐征服的,他過於積極,就會給人一種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感覺。
當初讓你投降,你那麼為難,幾次三番的講條件,最後還落了一個完滿的結局。
放眼九州之內,哪有他符飛這樣幸運的人?
當初給了那麼好的條件,符飛都猶豫再三,現在只不過是一封書信,他就交出了大批兵馬,這可能嗎?
短短的時間內,是誰讓他做出瞭如此重大的改變?
難道是他的腦子被驢給踢了?
還是突然從天而降一個大雷,把他給劈醒了?
莫不如按兵不動,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把出兵的日期給混過去就可以了。
這就是符大將軍的錦囊妙計。
但是,沒過幾天,他卻又反悔了,好像之前站在徐州城府衙寬闊大殿上的,那個大聲喊著決不能出兵的人不是他似的。
此時的符飛,心中想的不再是徐州城的重要位置,而是,別人都出兵了,你不出,你想做什麼?
是不是包藏禍心?
是不是想要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