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可以看出,大晉朝和那些強盛朝代的區別了。
若是司馬家是個強勢的,能頂用的,怎麼可能放任底下的朝臣如此懶散?
這不是蔑視君上嗎?
但是,大晉朝的大臣就是有這個好處。
因為世家的身份,想佔蘿蔔坑,就佔蘿蔔坑,但是,對於那些正經事,想操持,就操持,不想操持也都隨便。
想上朝,就可以上朝,不想上朝,也根本沒人管。
甚至是,不來上朝還更好了。
一個只佔蘿蔔坑,卻不參與任何朝廷上的爭權奪利的大臣,難道還不能受到歡迎嗎?
尤其是老司馬家的人,就更是歡迎王珣這樣無所作為的人。
至少,比起桓溫等陰謀家,不是可愛多了嗎?
二則,不管在家中是如何的表示,那都是暗地裡的,明面上,王珣還是王恭那邊的人。
若是和王謐同時出現在朝堂上,那畫面,簡直美好的,想都不敢想。
“我都不怕,你擔心什麼?”
“總不會,你還嫌棄我吧!”
王謐坐著馬車,而王珣現在可是騎在馬上的,這種對比,也著實有點扎眼。
身經百戰的大將軍,安安穩穩的坐在馬車裡,風吹不著,雨夜淋不著。
而書生氣質的大書法家王珣,卻騎在高頭大馬上,頗為威風。
“那自然不會,你願意跟我一道去上朝,我是再歡迎不過的。”
王恭呢?
小阿寧呢?
為什麼不見人影?
在正式對決之前,若是能見到一面,王謐還是很願意的。
畢竟,大朝會上,人員眾多,尤其是這一次,北伐的大將軍王稚遠凱旋歸來,建康城裡萬眾矚目,但凡是有上朝資格的,可以到朝堂上站上一站的人,都來了。
這種大熱鬧,自從司馬曜故去以後,已經多長時間都沒出現過了,兄弟們可是翹首以盼呢!
誰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在這種關鍵的時刻,王謐和王恭這一對絕世大仇人,如果能夠提前見一面,把矛盾控制在可操作性的範圍之內,將是非常好的一個開局。
奈何,王恭就偏偏不給王謐這個面子。
連個人影都找不到,這顯然不正常。
連殷仲堪都看到了,卻沒有王恭的車馬,王恭是什麼樣的人,現在可是朝堂上的一號人物。
這種人,大朝會是一定會出現的,不只是會出現,還會風風光光,氣勢煊赫的出場。
王謐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事實證明,他也不是料事如神。
大晉朝的朝會,自然是不像隋唐時候的朝會,規模那麼盛大,流程那麼規矩。
尤其是現在,正牌皇帝,成年的司馬曜崩了,現在的小皇帝,不過是個不滿三歲的小娃娃。
你就是和他講規矩,他也聽不懂,也看不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