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的臉色變了又變,到了最後,張開大嘴,只道了一句:“王稚遠這小子!”
“欺天了!”
“阿乞,既然京口有了這樣的動作,我們也必須防備才行,我這就去調動建康周邊兵馬,嚴密防備!”
郗恢擺擺手,卻並沒有那麼著急。
“阿寧,這些當然要準備。”
“不過,現在我們能做的,是一定要在參劾王謐的奏疏上,加上這麼一筆。”
“既然言明王謐有反叛朝廷的可能,那麼,荊州之事,不是很好的藉口嗎?”
“況且,這也不是藉口,而是實情。”
“這樣的大事,怎麼可以讓朝中眾臣矇在鼓裡,讓今上矇在鼓裡?”
今上還不會數數呢,正在吃奶中,他就是不想在鼓裡待著,也不成,這裡所指的,當然是對王謐全力支援的太后王貞英。
早先,郗恢就知道,王恭和王貞英在支援王謐這件事上,多有分歧。
身為太后,王貞英似乎並不想要立刻對北府動手,而且傾向於把北府仍然放在王謐的手上。
王貞英的想法不是不能理解,為了求穩嘛,國家新喪,她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況且,王稚遠軍功卓著,從大晉的當家人角度,確實也找不到什麼懲治他的理由。
不過,現在好了,理由送上去了,王貞英不能再固執己見了吧。
女人和男人有的時候處理難題的辦法確實是有很大的不同,出發點也不同。
女子求穩,男子求進。
現在的形勢,在王恭他們看來,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了,可是,王貞英想的還是,只要王謐不出招,他們就可以繼續狗著。
和平來之不易云云……
雖然,她想的也有道理,況且,大晉軍隊現在戰鬥力最強的,就是北府兵!
還掌握在王謐的手中,被他攥的死死的。
不用懷疑,短時間內朝廷想把這支軍隊收回來,是沒有可能的。
現在又有跡象表明,北府和荊州部在聯手,那麼,大晉朝廷可以指揮的軍隊還有多少?
這個年月和南北朝時期還有區別,那個時候的南朝,有感於晉末的亂象,進行了反思。
將自家子孫都分封到各個重要的戰略地點,領兵的同時,管理地方。
雖然這樣的手段也有弊端,但是,如果換做現在的晉末,這卻是一招好棋。
至少,這樣可以預防北府兵做大。
這樣一支軍隊還是掌握在司馬家的人手裡,更讓人放心,而現在的矛盾其實也在這裡。
不知道是朝堂上的人都還沒有發現,還是他們在刻意忽略,這都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現在想要跳出來,掌控北府的,是老司馬家的人嗎?
司……
馬……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