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種程度上,傷了經絡。華佗來到漢壽為曹朋診斷後,警告曹朋:三個月內不得與人動手,否則必將影響日後生活。所以,曹朋也只能乖乖的聽從吩咐,每日在都督府中江陽身體。
荀彧已返回作唐,據說不日將前往江夏。
漢壽無甚事情,大小事宜,皆有正、張松和蔣琬三人打理,曹朋也樂得一個清閒。
這一日,曹朋約了黃忠,準備出門去泛舟洞庭湖。
卻忽有人前來稟報:“太史慈派人前來,說實在湖上設宴,請大都督前往一敘。”
曹朋頓時愣住了!
太史慈請我赴宴,又是何意?
“可說明,什麼時候?”
“三日後,洞庭湖上。”
曹朋一蹙眉頭,不由得有些遲疑。
他和太史慈沒有任何交情,甚至連面都沒有見過。不過,曹朋倒是挺佩服此人,畢竟也是他前世,極為敬重和喜愛的一員大將。江東武臣中,曹朋所喜者不多。孫策一個,太史慈也算一個。相比之下,也許是演義裡對周瑜刻意的醜化,讓曹朋對周瑜,頗有些不太喜愛。
“請軍師和長史前來。“
曹朋想了想,便決定取消今天的計劃。
不一會兒的夫,正、張松和蔣琬紛紛前來。
曹朋把情況詳細說明,而後問道:“太史子義和我素無交情,忽然在湖上設宴,又為哪般呢?”
正三人,也有些糊塗了!
一般而言,似這種宴請,至少要小有交情方可。但曹朋和太史慈並不認識,所以交情一說,也就無從談起。雙方屬於敵對,雖說荊南戰事已經平息,但始終是敵我關係。這個時候請曹朋前去,恐怕是別有用心。但究竟是什麼原因?正等人一時間,也猜不出一個端倪。
“大都督執掌荊南戰事,位高權重,且不可輕易涉險。”
蔣琬對太史慈不算了解,自然反對。
而張松卻道:“也不盡然,正因大都督位高權重,不可以輕易拒絕,以免被太史慈譏笑諷刺。”
“是面子大,還是性命重要?”
“大都督為丞相在荊州之代表人物,自然面子重要。”
“難道為了面子,連性命也不顧?”
“哈,依我看,那太史子義未必有這種膽量。”
“永年所言不差,可是隻因太史慈‘未必’有膽量,就要令大都督涉險,豈不是過於兒戲?”
曹朋和正還沒說話,蔣琬和張松就爭執起來。
片刻後,正開口:“此次太史慈相邀,也未必有惡意。
江東使團即將抵達江夏,想來他也不敢在這種時候,節外生枝。依我看,大都督可以前往赴宴。只是要多加小心,命杜伯侯率部隨行……萬一太史慈有詭計,也可以護大都督周全。”
“正是,正是……孝直所言,頗有道理。”
蔣琬和張松,立刻停止了爭執,點頭表示贊成。
可是,曹朋卻沒有開口。
他沉吟不語,良久後突然大笑。
只見他長身而起,笑道:“孝直所言極是,我料那太史子義,也奈何不得我。
就這麼說,告訴太史慈的人,就說三日之後,我必赴宴……且看那太史慈究竟是什麼意思。”
+++++++++++++++++++++++++++++++
嗯,又是一個八千字大章。
求月票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