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色尚早。
宮殿內外,卻是樂聲不斷。
皇帝要在今天,暢敘親情,禮待臣子。
自然是不可能出現王右丞,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哀愁情緒。
太子爺坐在尚且空置的御座下方,默默的吃著桂花糕。
漢王爺和趙王爺兩位,正在與趕到京師的宗室們,忙著拉家常,不時的有笑聲發出。
有資格參加今日重陽宴的朝臣們,則是聚在一起,小聲的商議著南疆的事情。額宏大那些武夫,打下了南疆之後,治理的事情終究還是要落在他們這些人手上。
如何治理好南疆。
或者說……
如何劃分好南疆的利益,是他們最近的討論點之一。
但是很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
皇帝在前天回京的時候,甚至有意提出要皇太孫總領督辦南疆軍政的事情。
朱瞻基坐在角落裡,旁邊是提前回到應天的孔彥縉。
今天晌午,剛剛入得城。
也不知道這位年輕的衍聖公回家一趟,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只見他滿臉憔悴,兩眼無神,四肢無力,一副很是疲憊的模樣。
“你這次回去,是去娶媳婦了?”朱瞻基啃了一口果子,偏頭向孔彥縉詢問道。
孔彥縉當場翻起白眼,目光有些幽怨的看向朱瞻基。
我回家是幹什麼,你不知道?
我是回家取媳婦的嗎?
我是回家欺師滅祖的!
儒家的仁義道德,有教無類,說的從來都是針對中原百姓。
對於中原以外,便是一個夷字概括。
若是用朱瞻基的話來說,這就是外忍內殘。
朱瞻基要孔彥縉回家搖人去南疆,對於孔家來說,其實是一種羞辱。
好好的聖人世家,如何能入那等蠻夷之地,行教化之舉呢?
君不聞,入夷則夷,入夏則夏。
就連孟聖都說過:臣聞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者也。
好好的聖人世家,安居中原,奉行教化之功,歸化夷族,才是正道。
若是堂堂聖人世家,去了夷地,教化夷族。豈不會,也成了夷族?
朱瞻基有意不提,接著糊塗道:“便是成婚,也該知會一聲。難道,你覺得我能少了你那份份子錢?還是覺得,我能給你媳婦拐走了?”
你連整個孔家都要拐走!
還在意是不是我媳婦兒?
???
呸!
孔彥縉越發的幽怨,好似被壓迫了無數日的小媳婦一樣。
“族老們不太同意,覺得此舉稍有不妥。孔家可來國子監教授學問,讓肄業士子前往南疆教化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