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日本如果考慮對外移民,說實話日本的北海道和民國的關東才是第一選擇,其次才是瀛洲,在這些地方還沒有填滿之前,日本人對那些零星島嶼的興趣並不大。
說起來,日本對北海道的開發也是剛剛開始,在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才開始對北海道進行開發,到現在也不過是兩代人,開發程度還低得很呢。
也不僅僅是北海道和東海上的這些小島,在19世紀20年代,整個東亞都處於待開發階段,就拿目前的瀛洲來說,整個瀛洲也只有兩個港口分別是南部的高雄,和北部的基隆,而南部的高雄,在謝潤東率領艦隊北上的時候,日本人就用商船自沉在港口的航道上,算是把高雄給廢了,所以謝潤東才要繞到基隆實施登陸。
陸軍的登陸是要受到港口限制的,如果沒有碼頭,陸軍的那些重灌備就無法登陸,這對於已經高度機械化的蘭芳陸軍來說非常不利,所以找到合適的港口,是登陸的第一要素。
當謝潤東率領艦隊返回基隆港的時候,基隆港已經看不到了原本的樣子。
日本人佔領瀛洲之後,一直在持續不斷的建設基隆港,同時也因為基隆港良好的自然資源,基隆也被日本人劃為要塞區,成為一個標準的軍港。
作為一個港口,燈塔肯定是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就在謝潤東他們上一次來到基隆港的時候,潔白的燈塔還非常醒目,十幾裡外都能看到,但現在,曾經的標誌性簡直已經不復存在。
不僅是燈塔,岸上的岸防炮臺,曾經的日本軍營,港口旁邊的街道商鋪住宅區甚至是整個基隆,都已經消失不見。
如果說以前的基隆是一座要塞,那麼現在的基隆就是一座死城。
就在目前的基隆港口內,還漂浮著無數的死屍,這都是在對基隆當天轟炸時,想要跳進大海躲避燃燒彈的倒黴鬼,他們現在都已經基本上處於半熟狀態。
當天的大火實在是太厲害,海水都被差不多被煮沸,躲在裡面的日本人的下場可想而知。
這導致徐振鵬他們進入港口時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才能稍稍遮掩一點那種瀰漫在空氣中的肉香。
當徐振鵬踏上基隆碼頭的陸地時,徐振鵬下意識的跺了跺腳,想找找腳踏大地的踏實感。
沒想到,一腳下去,腳踏實地的感覺沒找到,“塵土”倒是激起來不少。
徐振鵬蹲下伸手拂了拂,基隆港的石頭地基最上面一層都已經被燒成粉末狀態。
“這他孃的空軍那些傢伙下手也太狠了。”徐振鵬暗自咂舌。
“頭,咱沒必要建立防禦陣地了吧。”一起登陸的海軍陸戰隊第一團團長鄭基明也在咂舌。
“擦,你要是嫌麻煩,回船上讓唐文盛過來。”徐振鵬對自己的手下一點也不客氣。
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哪怕是整座城市都已經只剩下殘垣斷壁,徐振鵬他們這些海軍陸戰隊也還是要嚴格按照登陸要求設立防禦陣地,然後才能向母艦發出“可以登陸”的訊號。
“別,馬上行動,動起來,動起來,各部馬上動起來,立即設立防禦陣地,擴大登陸場……”鄭基明不敢多廢話,馬上去指揮部隊。
與此同時,“望海”號艦橋內,北征艦隊司令謝潤東正在和裝甲第一師師長張添壽告別。
“張將軍請放心,我會留下一支分艦隊,負責保護基隆港,以及為你們提供後續援助,只是這基隆港現在幾乎已經成了廢墟,以後還要張將軍多多看顧。”謝潤東說的很客氣。
謝潤東是海軍,張添壽是陸軍,謝潤東雖然是司令,其實管不到張添壽,張添壽他們只是謝潤東的“乘客”。
“哈哈,謝將軍放心,等我們完成登陸,我會徵調些本地人,馬上開始整修基隆港,說不定等你們回來的時候,就能還給你們一個完整的基隆港。”張添壽雖然是老資格,但也不託大。
基隆港是蘭芳海軍預定的軍港,但整個基隆港現在已經成為死城,整個港口裡還有沒有活人誰都不敢保證,如果要繼續建設基隆港,肯定需要陸軍的配合。
張添壽當然會主動配合,現在高雄港已經被日本人廢了,如果基隆港再無法利用,那麼張添壽手中的裝甲第一師就算是實力再強大,如果後勤跟不上也是白瞎。
看看,制衡真的是無處不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