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總不同意陸風林的說法:“二戰後曰本能崛起是因為半島爆發戰爭,它成了冷戰前沿,米國需要它作為基地才又恢復了工業化,不然早就變成紐西蘭一樣的農業國了。
現在來看米國能扶持它再崛起,也能把它收割了,這就是跟班的下場。”
陸老師也說:“曰本有兩百多個美軍基地,基本全國駐紮得密密麻麻,橫須賀軍港裡軍艦上的大炮可以打上百公里,而皇宮才距離三十公里,現在曰本沒資格選擇道路了。”
陸風林辯解:“現在是同盟的盟友,性質在改變。”
陸老師並不讓著哥哥:“真是盟友嗎,如果真的是,你讓曰本去米國駐紮一個軍人給我看看就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江川繼續說自己的:“曰本搞了一百多年脫亞,就是為了成為西方一樣的列強,然後把歐美趕出亞洲自己當老大,上次發動戰爭是為了這個,這次經濟泡沫也是自以為能吃定亞洲市場而盲目貨幣升值才導致的,結果第二次倒在米國人手裡。
這次雖然不是被轟炸,但被摧毀的是銀行體系,一樣很致命。
我們就拿小林銀行來說吧,大家都知道最近二十年曰本除了經濟泡沫還被兩次金融危機重創,大量銀行倒閉,最終活下來的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型財閥銀行,包括小林銀行。
但這不是因為小林銀行經營得當,而是因為整個東寶阪神系的企業都是圍繞銀行運轉的,實在是大到不能倒,曰本不得不用國家信用把它養起來。
包括三菱等其他幾家大財閥銀行也是同樣情況,有的淨資產已經低於零,放在別的地方早就倒閉了,但現在卻被託底保護起來了。
這些殭屍銀行靠政府輸血來養活成了吸血殭屍,當實體經濟失血它們不僅不能幫助輸血,還把資金都吸走了,等於持續損害曰本的實體經濟。
然而這是沒辦法的事,這些沒有存在價值的殭屍銀行必須得保護起來,因為一旦破產就會衝擊市場,給已經蕭條的經濟雪上加霜。
而且大型銀行一旦倒閉,就會形成大規模壞賬,將嚴重損害國家信用。
國家信用這時候對曰本尤其重要,簡直就得救命稻草,是萬萬不能破產的。
因為為了給這些殭屍銀行造血,央行不得不直接購買政府債券,也就是美聯儲搞的那種量化寬鬆,所以曰本才是真正的量化寬鬆鼻祖,很早就開始這麼做了。
然而日元沒那麼吃香,曰本沒有辦法像米國那樣印鈔票讓全世界買單,只能向國內公眾借錢,好在曰本國民儲蓄率比較高,於是規模大到可怕的國債大多都是曰本人自己購買了,目前曰本的債務水平實際上已經高居世界第一,債務規模是GDP的四倍。
政府用國家信用向國內民眾借了這麼多內債,在經濟不增長的情況下已經還不起,就更不能讓這些財閥銀行倒閉而影響國家信用,那將導致經濟崩潰。
所以風林的想法是不對的,別以為不增長維持住現在的經濟水平也可以繼續過好日子,這是不可能的,殭屍經濟模式下財政赤字和國家債務都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且停不下來。
這個殭屍雪球能滾多大?總不能滾得比喜馬拉雅山還大吧?當曰本民眾承擔不起時國債成了垃圾債券,那麼這個殭屍大雪球就會爆炸。
好在曰本人既愛國又團結,目前明知是垃圾債也照樣買,才讓殭屍經濟得以苟延殘喘。”
說到這陸老師幫江川作了總結:“所以長期來看,秀造的判斷是對的,一個國家一旦走入死衚衕註定會平庸下去,不成為失敗國家就不錯了。”
陸風林聽到這也不堅持原來的觀點了:“當初滿清吃了大虧之後,一度認為東亞一體才能自救,現在風水輪流轉,變成曰本需要東亞一體才能自救,有了大陸市場的完全支援才有可能擺脫困境,所以聽說鳩山就是個對一體化特別感興趣的人。”
想要東亞一體化,曰本就得從戰略上脫歐入亞,讓企業獲得生機創造利潤,銀行系統也能重啟創造投資和信貸。
說到這江川不再多說了,曰本雖然一貫戰略短視,遇到生命攸關的歷史關鍵時刻就兩眼一閉賭國運,但並不代表沒有真正有遠見卓識的人。
實際上早已經有人從大陸的經濟崛起中看到了歷史機遇,鳩山只是其中一個,而且也不是最早的,連安備都比他早,前兩年就搞了一波一體化操作,結果被弄下臺了。
能把經濟或者政治玩得溜的都是精英,這些人也都比較複雜,比如安備擅長書法,毛筆字寫得很不錯,很有才華,然而即便知道曰本改弦易轍才有前途,但為了自己的前途,再出山時已經完全改變了主張,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江川當然瞭解鳩山沒有安備圓滑,他很快也會因為立場而被弄下臺,那麼曰本的道路不會改變,最終只能在跟班裡越混越平庸。
“大家都知道,但凡身上背了超過償還能力債務的人,基本已沒前途,換成國家這個道理依然成立。”
他作了個總結:“全球化是個好東西,中國人說水主財,這個很生動,資金就應該像水一樣,往活的地方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