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治療這名律師的醫生聽說了這件事後,也決定幫助他,與之一起為正義奮戰。
在堅持訴訟了七年之後的零五年,檢方查明這所殘疾人學校從校長到老師十多人,從一九八五年到零四年期間,均曾對住宿的七名殘疾學生施暴或性侵。
然而判決結果難以置信,校長、總務主任因為沒有前科,所謂暗殺也沒有任何證據,且與被害者家屬達成和解協議,最終被判緩刑獲釋,最後只有兩個老師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和兩年。
所謂達成和解,就是花錢擺平而已。
一位受害男學生看到這樣的判定結果後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拉著性侵他的老師撞火車同歸於盡,而另外兩位受害者被孤兒院再次強行帶走。
身患癌症的律師抱著死去孩子的照片示威抗訴,結果被高壓水槍衝倒在地再也沒有起來,死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最後只剩下醫生一人繼續維權,仍然處處碰壁,始終無法將犯罪者繩之以法,去年選擇了自殺。
這個案件非常令人吃驚,然而在韓國社會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一直到五年後二零一一年,醫生生前留下的三萬字遺囑被發現,改編成了電影《熔爐》,才舉國震驚。
韓國政府迫於社會各界的輿論壓力,不得不重審此案,國會也因此出臺了未成年兒童保護法《熔爐法》。
然而現實依然殘酷,法律是冰冷的,因為案件追訴時效已過,法院最終還是駁回了受害者的所有索賠請求。
校長的罪行雖然重新判決,但也只被判了八年有期徒刑,屬於大財團的學校重新開放,涉事教師重新回到了工作中,一切好像沒有發生過。
江川把故事介紹給了李英愛,就是希望將這件事提早幾年曝光。
至於曝光有沒有實際用處那是另外一回事,原作電影裡有句臺詞:我們努力抗爭,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世界是難以被改變的,大多數時候作個好人也殊為不易,所以還是定個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比較好,比如說一個大家沒能充分關注的故事。
這就像宮崎駿上街撿垃圾,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一點點。
李英愛大受震撼:“實在難以想象,在如今資訊傳播如此發達的時代,這樣的案件竟然能夠被隱藏在角落裡,這麼多人前卜後繼大聲疾呼,聲音竟然無法被聽見。”
既然震撼那就寫出來吧,事件本身就足夠有戲劇張力,把故事講好就夠了。
李英愛問:“這個劇為什麼要定名《熔爐》,指代社會現實嗎?”
其實原作電影片名是《Silenced》,保持靜默的意思,翻譯成中文時不知被誰改成《熔爐》,江川覺得更貼切,就讓李英愛用了。
“社會的確像熔爐一樣,它的陰暗面無聲地融化著某些美好的東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世界改變,變得冷漠。”
“我明白了,面對邪惡陰暗時,如果選擇保持沉默,那等於主動或被動地融於熔爐中了。”
“你很聰明,理解很快,所以我們要努力抗爭,儘可能不被這個世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