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製作週期長,管理不容易,而幫忙牽線搭橋曰本動漫在北朝製作,可能比美漫都更困難。
如果真要把作品的發包過去,得有一個好的溝通管理機制,不然容易出問題。
所以細節問題都沒談,陸風林就過去談了,學物理的人不應該這麼衝動吧?
許多漫迷都有個印象,曰本的動漫越做越糊弄了,比如《火影忍者》的動畫,到了後期崩壞的地方挺多,兩個畫面倒來倒去地話嘮,劇情基本靠臺詞驅動,原因就是製作時間太短,只能湊合。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的二十年,曰本漫畫發展遇到瓶頸,但動畫卻蓬勃發展,一年出產三百多部,是原來的三倍,幾乎一天就有一部面世。
然而從業總人數並沒有增加,做動畫的還是那麼多人。
於是時間成為成敗的關鍵因素。
一集動畫片大約需要作畫四千到五千張,特別精細的作品可以達到一萬張以上。
而畫一張原畫快的話半小時,慢的話大概要一個小時。
按照這個速度,一個標準的創作團隊做一集良心動畫,需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
從紙上作畫改為電腦板作畫,能夠節約不少時間,但曰本動畫還是走手繪路線為主,不像大陸進軍三維,最終也無法加快多少速度。
然而現在有些團隊半個月、甚至一星期就能出一集動畫,他們怎麼做到的?
最終當然只能在質量上打折扣,要麼減少畫幅數量,要麼降低繪畫精細程度,有的番到了後期,乾脆齊頭並進兩頭都糊弄。
江川的動畫是不能糊弄的,而北朝那邊雖然產業很低調,但在業內特別注重口碑,也不肯糊弄。
好在他們從業人員數量龐大,即便一集一萬幅畫,一個月也可以做出來一集,那麼一季動畫做下來就得一年。
所以無論是製作哪部作品,一旦談成了合作時間都得一年以上。
江川是曰本人身份,很難自由往返北朝,無疑需要一個好的合作機制,蠻幹是不行的。
現在陸風林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哪來的把握,江川只能問陸小倩:“你哥現在就去了,難道聯絡上對方的人了?”
陸小倩似乎很自信:“目前還沒有,去了就能聯絡上。”
這個不好評價,江川只得提醒:“這事不容易,尤其是曰本的業務,對方未必肯接。”
陸小倩依然自信:“反正您等訊息,有些事見面再聊。”
後來她告訴江川,她哥很厲害,目光如炬找了個很厲害的女朋友。
而他的女朋友透過一位朋友認識了丹東的一位朋友,這朋友與北朝有生意往來,承諾只要人過去了,什麼忙都幫得上。
這無疑是個牛逼朋友,有多牛逼呢,據說不能出國,出去就回不來了。
看來有些事真得見面聊。
再說現在已經聯絡不上陸風林了,也只能等。
如果真要在北朝製作動畫,《食戟之靈》這種題材肯定不行,那麼《鬼滅之刃》有望明年問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