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瑞因斯塔持盾僕從、一萬澤爾克安精銳持矛手、八千巴蘭達重灌弩兵所組成的第一波進攻部隊,正在與希斯頓傭兵團、奧利安傭兵團、冬湖傭兵團激戰;五千瑞因斯塔持弩僕從、五千巴蘭達重步兵、五千澤爾克安普通持矛手所組成的第二波進攻部隊,又發起了對巴爾茲傭兵團的進攻。
總兵力不過八千的巴爾茲傭兵團,面對兩倍於他們的精銳敵軍,連有效反擊都沒能組織起來只能被動防禦;好在距離巴爾茲傭兵團最近的格雷德傭兵團全軍及時趕到,這才讓差點步了希斯頓傭兵團後塵的巴爾茲傭兵團,僥倖避免了一開戰就損失過半的重創。
四大傭兵團的第三波進攻部隊,是由一萬瑞因斯塔重灌步兵和五千澤爾克安擲矛手所組成的,進攻物件是總兵力高達一萬一千的內湖傭兵團;第四波進攻部隊,由一萬波洛斯快劍手和五百波洛斯雙手劍師組成,進攻物件是蒂麗嘉傭兵團。
四面出擊的四大傭兵團,派出了他們除騎兵以外的所有步兵部隊,只剩下三千巴蘭達護衛騎兵和五千波洛斯槍騎兵暫未出擊;託蘭西和海因裡希一方,除最精銳的五千瓦尼岡血騎和五千狂狼戰士沒有投入戰鬥以外,還有一個完整的涅瑞亞傭兵團沒有參戰。
僅從戰場上的兵力分佈來看,手中仍有兩支精銳和一個完整傭兵團的託蘭西和海因裡希無疑是優勢的一方;但從實際戰鬥反饋來看,卻還是四面出擊的四大傭兵團佔據上風。
突然出擊的四大傭兵團第一波進攻部隊,先是打殘了兵種構成單一的希斯頓傭兵團,等到後續奧利安傭兵團和冬湖傭兵團增援騎兵趕到戰場的時候,他們又以兵種優勢重創了增援騎兵。
最後奧利安傭兵團和冬湖傭兵團主力趕到的時候,希斯頓、奧利安、冬湖三大傭兵團的總兵力只有不到兩萬三千人,傷亡將士超過六千;反觀進攻的四大傭兵團兩萬三千精銳,此時仍有兩萬餘眾戰士活躍在戰場上,傷亡數字還沒到兩千。
四大傭兵團第二波發起攻勢的一萬五千精銳,雖然沒有了突襲的優勢,但他們所面對的巴爾茲傭兵團和格雷德傭兵團,總兵力只有一萬六千不說,還是分成兩次投入作戰的。
及時趕到戰場的格雷德傭兵團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讓巴爾茲傭兵團躲過了開戰即遭重創的悲慘命運;即便如此,四大傭兵團一萬五千精銳長達半個小時的猛攻,照樣給巴爾茲傭兵團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且自身所付出的代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以至於等到格雷德傭兵團加入戰局的時候,交戰雙方的實際兵力對比大約是一比一左右,考慮到四大傭兵團的戰士擁有相對更強的戰力,所以仍舊是四大傭兵團一方佔據優勢。
四大傭兵團第三波、第四波發起攻勢的部隊,那就更不用說了,單獨應戰的內湖傭兵團和蒂麗嘉傭兵團,連滿編兵力都處於劣勢,除了被動防禦以外幾乎無計可施。
這種時候,按照常理來說,託蘭西和海因裡希應該趁著四大傭兵團主力盡出的機會,選擇一處戰場把他們手中的精銳部隊投入進去,以最快的速度擊敗這處戰場上的敵軍,贏得戰略上的優勢。
哪怕四大傭兵團方面還有一支由八千騎兵組成的預備隊,他們也不用擔心,因為他們手中也還有滿編一萬戰士的涅瑞亞傭兵團沒有投入戰鬥,可以用涅瑞亞傭兵團來提防敵軍預備隊。
託蘭西和海因裡希之所以沒有采取這個投入己方精銳將分散敵軍逐個擊破的策略,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想到,而是因為波爾沃小鎮正西十多里的位置,出現了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
根據斥候彙報,這支突然出現的不明身份的軍隊,大約由一萬步兵和一萬射手組成,從整體氣勢和武器裝備,以及行軍速度來看,他們的戰鬥力較之四大傭兵團只強不弱。
現在擺在託蘭西和海因裡希面前的問題有兩個:第一,這支不明身份的軍隊正在朝著波爾沃小鎮所在的方向行軍,正好四大傭兵團又在此時主動發起進攻,他們不相信這是巧合。
第二,這支不明身份的軍隊所使用的武器裝備明顯是制式的,再加上統一的旗幟,他們更像是正規軍而非傭兵;可無論是託蘭西和海因裡希,還是其他各個傭兵團的首領,都表示他們從來沒有在混亂之域見過這支軍隊的旗幟,就好像這支軍隊是憑空冒出來的一樣。
不管這支軍隊是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託蘭西和海因裡希都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他們一邊把瓦尼岡血騎和狂狼戰士調到波爾沃小鎮正西面,提防這支突然冒出來的軍隊,一邊不斷派出信使,把波爾沃戰場上的所有情況,一五一十的彙報到仍在馬斯特蘭小鎮坐鎮的阿固寇斯手裡。
託蘭西和海因裡希,以及各大知名傭兵團的首領,都不認識這支突然出現的軍隊,不代表縱橫混亂之域數十年的阿固寇斯也不認識;要知道,阿固寇斯成為傳奇傭兵王的那些年,才是傭兵的黃金時代。
那個時候的混亂之域,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傭兵團,僅是有資格成為知名傭兵團的大型傭兵團就超過三位數;其中,比現在四大傭兵團更強的超級傭兵團,都有十五六個之多!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變遷,再加上某些大國勢力的幕後推波助瀾,這些實力強悍到比一般小國正規軍都能打的超級傭兵團,才逐漸凋零衰敗,乃至最終消亡。
此時正在自西向東往波爾沃小鎮進軍的這支軍隊,他們的旗幟阿固寇斯一眼就認了出來,正是已經在混亂之域銷聲匿跡三十多年的超級傭兵團御風之子傭兵團的御風旗!
三十多年前的御風之子傭兵團,那可是擁有五六萬精銳傭兵的百戰雄獅,其首領不屈者泰林馬爾更是混亂之域有數的聖級強者;只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不屈者泰林馬爾突然失蹤了,新繼任的首領威望不夠能力不足,僅三五年的時間就敗光了御風之子傭兵團的家底。
從擁有五六萬精銳傭兵的百戰雄獅,到只剩三四千老弱病殘的三流傭兵團,在不屈者泰林馬爾失蹤後的第六年,御風之子傭兵團的歷史在一場僱傭戰鬥中以全軍覆沒為結局而落下帷幕。
一個已經在三十多年前就宣告滅亡的超級傭兵團,突然再次出現在混亂之域,這雖然不是一件小事,但也沒有上升到阿固寇斯都需要親自出馬的程度;因為就算是巔峰時期的御風之子傭兵團,那也不是瓦尼岡血騎的對手,更何況是眼前這個明顯是重建的御風之子傭兵團。
真正引起阿固寇斯高度重視的是,這個重建的御風之子傭兵團中,竟然打出了只屬於不屈者泰林馬爾的旗幟!這也是混亂之域傭兵團從黃金時代開始逐漸形成的特色之一,每一個傭兵團都有兩面旗幟,一面是代表傭兵團的團旗,一面是代表首領的私旗。
以阿固寇斯親手訓練出來的五千瓦尼岡血騎為例,這支精銳自建立以來,就一直使用瓦尼岡血旗作為他們的軍旗;只是在阿固寇斯指揮瓦尼岡血騎的時候,會有一面阿固寇斯自己的私人旗幟,現在變成託蘭西擔任瓦尼岡血騎統領,那麼這面私旗就變成了託蘭西的私人旗幟。
現在不屈者泰林馬爾的私旗和御風之子傭兵團的御風軍旗都出現在了這支軍隊裡,那就由不得阿固寇斯不重視了;經過一番部署,阿固寇斯親自帶著維利亞、瓦德魯安、風冠三支傭兵團前往波爾沃小鎮,唯獨實力最強的赤鷹傭兵團被他留在了馬斯特蘭小鎮內。
親率大軍的阿固寇斯和御風之子傭兵團幾乎同時抵達波爾沃小鎮外圍,因為託蘭西和海因裡希提前接到了阿固寇斯的命令,所以他們並沒有讓瓦尼岡血騎和狂狼戰士出擊阻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