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湛在北齊皇宮瘋狂肆虐著。
北齊的軍政也日漸鬆弛,便迅速的走向了下坡路。
讓他的對手有來可乘之機。
北齊的重點防範物件依舊是西邊的北周。
和北邊的草原新隊突厥。
清河二年。
公元563年。
高湛命司空胡律光,都率兩萬騎兵在北疆又構築了二百里長城,增設了十二個住宿所。
對突厥的戰略,由攻勢轉為守勢,對宿敵北周就更為不堪了。
北齊與北周的疆界。
有很長一段是由黃河水天然分開的。
高洋在位時。
北齊軍盛。
北周對邊疆防禦不敢鬆懈,每到冬天黃河結冰,周軍便驅使大量計程車兵和百姓去開鑿黃河,防止北齊踏兵而入。
到了高湛這任。
再到冬天,開始忙活的便是北齊人了。
尤其是黃河結冰,齊軍便早早的鑿開黃河,以防止周軍的突然襲擊。
胡律光為此不由感慨的說。
“我們過去常有推關攏之志,今日至此為完聲色乎?”對三年河東,三年河西的變化,感嘆萬千,對高湛任意妄為的荒唐行徑失望至極。
不久之後。
這種災難便降臨到他自己的頭上了。
北周先前因為資源匱乏,沒有力量去對付北齊,同時也是北周內部政局不穩所致!
北周是在宇文泰死後建立的。
宇文泰的侄子,大司馬兼晉國公宇文護效法北齊文宣帝高洋,逼迫西魏恭帝禪位,擁立宇文泰的三子宇文覺建立大周王朝,史稱{北周}
宇文覺名為皇帝,實為傀儡,實權卻牢牢掌控在宇文護的手中。
宇文覺不滿宇文護專權,便和大臣商量想要擒殺他。
“宇文護當朕的家做朕的主,此人不可再留,今日不除,日後必是大患啊。”
沒想到事情很快敗露,宇文覺反被宇文護廢除殺死。
之後宇文護又擁立了宇文泰的長子。
宇文贇為傀儡,自己則官拜大統宰,依然將朝廷的大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宇文贇精明強幹,宇文護不放心,怕宇文贇所不受控制。
於北周武城二年。
公元560年,四月將其毒死。
立了宇文泰的四子宇文邕視為{周武帝}
宇文邕韜光養晦,不與宇文護爭鋒奪權,並交代下人說。
“凡事皆由大統宰定奪,人人不得與之爭辯。”
新皇帝一直默默的等到了建德元年。
公元572年。
宇文邕感覺時機成熟,才和弟弟宇文直奮力一擊,拉攏了不少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