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高歸彥死有餘辜!
那麼李祖娥母子的死,則著實令人惋惜!
誰也不會想到。
高湛即位之後,最想報復的人竟然是他過世許久,且間隔了兩任皇帝的三哥高洋!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對於高洋的恨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高湛和高洋的交集,說起來也不算什麼。
與高洋和高澄的矛盾不同,高湛和高洋小時候並無什麼過結。
即便是在高洋稱帝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有什麼過結。
而且高洋對高湛似乎還一直很不錯,矛盾的蓄積是在高洋得了精神病之後,那個時候高洋的身體不受大腦的支配。
隨意的鞭撻宮女,妃子和僚臣,以及他能看到和莫到的所有人,高湛自然也未能倖免。
挨鞭子的不止高湛一人,挨的比這多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說他的六哥高演,就因為勸高洋戒酒,從而捱過無數的鞭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高演也好,大多數人也罷,都漸漸的忘卻了彼時的尷尬和疼痛,也都善良的原諒了一個精神病人的所做行為。
然而高湛卻沒有原諒。
彼時。
他礙於高高在上的三哥,北齊帝國皇帝的淫威而不敢發作,卻將仇恨深深的埋藏在心裡。
等到高湛當了皇帝之後,其復仇心裡便漸漸顯露了出來。
高洋死後,諡號為【文宣皇帝】廟號顯祖。
高湛反覆掂量,在屬下面前咬文爵字,在事發帖上說,“洋不愛民豈可稱文?”高洋性情殘暴,嗜殺成癮,怎麼能稱文宣呢?
說完便大搖其頭。
高湛顯然是在避重就輕,因為事發帖中還有一個解釋,“及經天緯地約文。”
高洋是北齊帝國的開創者。
是讓高氏成為皇族的第一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他還是夠得上經天緯地四個字的。
高湛可不管這些,因為他痛恨高洋,他說高洋不配高洋就不配。
這件事他雖然沒有立刻實施,卻也一直沒有忘記。
幾年之後輿論充分了。
自然水到渠成,高湛也退位為太上皇,終於忍不住下詔,愣是將高洋的諡號改為了景戾皇帝,就連廟號也改成了微宗。
這些都是表面文章。
按照高湛的真實想法,恨不得現在就挖出高洋的棺槨,來鞭打一番。
但是刨墓掘墳顯然是讓人不恥的,高湛要受到當世乃則後世的譴責,顯然有點不划算。
況且人死為大。
高家的族人在情感上也不允許他這樣做。
如此。
高湛必須在現實中尋找一個能夠替代高洋的物件,以發洩其心中的憤恨。
而這個物件還要和高洋有著至親至善的關係,毫無懸念的納入視線的高洋的遺孀李祖娥便浮上了高湛的心頭。
他撕掉了這個曾經帝國的皇后,皇太后前面一直戴著的偽善面具,露出了猙獰可怕的嘴臉。
對手無縛雞之力的三嫂,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摧殘。
李祖娥是個漂亮而賢惠的女人,對男人有著極強的吸引力,這也是高湛選擇對她下手的原因之一。
高洋沒有得精神病之前,脾氣其實也不咋地,對女人也並不紳士。
常常動輒“捶打,逼欲”是個不懂得憐香惜玉的主,後宮的女人沒挨高洋鞭打,或者處罰的女人幾乎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