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木樨僱了一輛馬車回到了秦嘉音的莊園。
丫頭說左先生和秦嘉音去東彌山上香了還沒有回來,請她自己休息用晚飯。
木樨梳洗一番換上長裙去了明亮軒和明明玩,明明和奶孃在屋裡憋了一天正沒趣兒,抱著木樨不撒手。
“姨母,姨母,”的叫個不停。
明明也挺可憐的,眼睛看不見,只能困在小小的庭院裡和無趣的人在一起。
木樨悄悄地給明明檢查了一下眼睛,發現她的眼皮和下眼瞼是長在一起的,即使眼睛沒有疾患,眼皮睜不開也看不見東西。
奶孃端過來一小碗肉泥,兩盤蔬菜泥,對木樨道:“姑娘,麻煩讓明姑娘吃一點肉泥,吃點菜,大夫一再叮囑,她要多吃點東西對眼睛有好處。”
明明聽說肉、菜使勁搖腦袋,“不吃,不吃。”
木樨嚐了一點肉泥,沒有鹽味只有肉腥味很難下嚥,又嚐了一點菜泥也沒有鹹淡味兒,怪不得明明不喜歡吃。
“有煮好的鮮蝦嗎?”
奶孃忙道:“有,莊園裡什麼都不缺。”
“端幾隻蝦來,記得要新鮮的,下鍋就熟的那種。”
“是,這就去拿。”
奶孃不過二十七八歲,手腳麻利的出去了,不一會兒端來一盤蝦仁,兩盤果子。
木樨嚐了一隻蝦仁有鹹淡味兒,煮的時候放了黃酒和姜去除了腥味,口感還不錯。
“明明和姨母一起吃蝦仁好不好,姨母吃一隻明明吃一隻。”
說著誇張的嚼著蝦仁,讓明明感覺她在吃美食。
果然明明動心了,張開小嘴咬了一口嚐了嚐,隨後把整蝦吃了下去。
木樨用蝦蘸著蔬菜泥一口一口地喂,明明吃的津津有味,一口氣吃了四隻蝦。
孩子小吃多了會積食,木樨便不再給她吃了,開始給她講故事逗她玩。
每次喂孩子吃肉泥都是件極費力的事,鬧不好還哭鬧一番。奶孃看小主子把飯吃了,高興的合不攏嘴,直誇木樨聰明會哄孩子。
天黑時分,左先生和秦嘉音風塵僕僕的回來。
左先生神秘兮兮地說看到東彌山的懸崖峭壁上很多“飛人”,有人說是有神仙來東彌上拜佛了。
秦嘉音也附和說,今天去上香算是選對日子了,遇到了“神仙”,許的願肯定會靈驗的。
木樨知道,她們口中的“飛人”、“神仙”都是霍文興的侍衛,沒想到她玩的小遊戲弄出這麼大的動靜,心中有點小小的過意不去。
但想到霍文興的唯我獨尊,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的控制慾,又釋然了,他願意找就找去吧,隨他怎麼折騰。
給他一個教訓,看他日後還敢對她指手畫腳的。
秦嘉音和左先生都是才女,兩人難得聚在一起,一時興起便切磋琴藝,開了一個小型的歌舞會。
木樨藉機大飽眼福,欣賞了二人的歌舞,暗自欽佩兩位佳人的多才多藝。
左先生拉著木樨也撫了一曲,秦嘉音聽得淚溼衣襟,說遇到了知音,提議三人合奏一曲《佳人頌》。
三位佳人,三張古琴,曲同音不同,把一曲《佳人頌》演繹得委婉連綿,扣人心絃。
文才上左先生勝一籌,琴律上秦嘉音更為出色。
她連連讚歎木樨的琴撫得好,神韻結合彈出了曲子的真情實感,當即把木樨用的佳瑤琴送給了她。
木樨的琴藝在虛無仙山寂寂無名,大師姐對琴藝的造詣堪稱登峰造極,她天天聽大師姐撫琴,不過學了個皮毛而已。
一張名琴價值千金,木樨不肯收。
秦嘉音笑道:“你昨晚答應教明明撫琴,佳瑤琴就算是教習用琴吧。我陪嫁了四張名琴,佳瑤琴是其中之一。你撫琴堪比神曲,一般琴不配你的玉指,你就收了吧。”
左先生也讓木樨收下,推辭不過木樨只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