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之前認為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治理黃土高原,所以本著磨刀不誤砍柴工,先將黃土高原地區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好,在進行下一步治理工作。
顯然現在時間不等人,順序就必須要調過來了,要優先治理黃河水土保持工作,其他的工作再慢慢進行也是不遲,甚至出現一定的經濟損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之所以要想修建道路設施,一方面是光禿禿的環境下,修建這些基礎設施要方便許多,成本也會下降很多。
另一方面是有了這些道路基礎設施,可以有效的對承包範圍內的林業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避免林業資源被盜,對公司造成損失。
之前這麼考慮其實沒有問題,畢竟作為一家企業,優先考慮自身利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現在就需要做出對整個治黃工作有利的安排了。
目前這些二元性植物在青農生物實驗室大規模的複製種子,相關種子已經在他們的種子倉庫裡面堆積如山,就等著開始撒播的時候,擁有足夠的種子可用。
其實外界對於搖光環境治理公司如何治理黃土高原並不清楚,都以為還是按照傳統的綠化方案來進行治理工作。
如果是按照傳統的治理方式來治理的話,那他們優先修建道路設施就說得通了,畢竟道路不方便或者是不通,人員和物資就無法有效進入,治理也就無從談起。
現在搖光環境治理公司正在和政府商談合作方式,現在確定的是,以政府為主導,搖光環境治理公司為承包商,來治理黃河水系。
只是現在條件還沒有談攏,一方面是預算無法做到很精確,畢竟這個工程太大了,想要精確的計算成本是不太可能的。
政府當然是希望花小錢辦大事,而作為承包商的搖光環境治理公司就不得不為自己爭取利益,如果支付的金額和實際花費相差太大,就會出現嚴重的虧損。
而政府又不可能讓搖光環境治理公司看著花,不夠再向政府要,這樣政府也擔心自己將會成為提款機,而且也不符合政府財政預算規劃。
另一方面就是黃河水系航通權的問題,政府自然是想要賣出個好價錢,可以降低自己花費的成本,而搖光環境治理公司也不得不計算其中得失。
如果太高了,萬一賺不回來,或者是需要花費幾十上百年才能夠賺回來,那對於搖光環境治理公司來說是不值當的。
人家使用水運就是因為便宜,如果通行費用太高的話,人家就不會走水運了,還不如走陸運來的快,價格稍微高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搖光環境治理公司未來想要在這方面提高通行單價也是不可能的,這會嚴重影響通行量,最後還是會賺不到多少錢。
雙方就這些利益展開了激烈的談判,各自都會蒐羅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所以不是一兩天就能夠搞定的。
只是這麼做的話,讓趙一看的都有點著急,因為時間不多了,最佳開工時間其實就是冬季,等到開春之後,降雨量就會增加,河水不僅會大幅上漲,同時水流也會更加的快。
這些都會增加施工難度,所以他希望是越快達成協議越好,而不是這樣為了一點利益糾纏不清,於是他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一口價,政府支付一口價費用,加上黃河水系通航經營權,同時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標準,在此期間如果費用超了,就搖光環境治理公司承擔損失。
如果搖光環境治理公司利用新技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那就是搖光環境治理公司的本事,賺錢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的話,雙方的分歧就不會錙銖必較,只需要大概的預算準確就可以,而這方面的預算工作就比較好做一些。
最後根據雙方計算得出來的資料,想要完全治理好黃河水系,至少需要5000億元的費用,這是雙方都認可的數字。
也就是說,如果在現有治理技術不改進的前提下,5000億元預算,對搖光環境治理公司來說是不怎麼賺錢的,如果發生一點意外,可能還要倒貼很多錢進去。
當然,如果搖光環境治理公司利用創新型治理技術,大幅度節約了治理成本,提升了治理效率,那麼賺錢的空間還是蠻大的。
於是在雙方都認可的情況下,將承包協議給簽署了,政府花費目前條件下最低預算簽署協議,目前看來是佔了便宜的。
因為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工程利潤率至少也是20%以上,因為這不僅僅只是體力活,還是技術活,一般的企業幹不了,幹得了的企業也很在乎利潤率。
所以後面還有一條,那就是搖光環境治理公司從該專案上賺的錢,是不需要繳納任何稅收的,政府對此也沒有異議,但是要求該專案必須要獨立核算。
這是防止搖光環境治理公司將其他利潤轉移到該專案裡面,造成繳納的稅收減少,其實這個是他們多想了。
目前整體上搖光環境治理公司都是虧本的,哪有那麼多利潤繳納稅收,就算是他們開闢了很多財源,例如海水淡化、電解氫專案等,也是無法彌補經營虧空的。
他們目前還能支撐的下去,完全是因為背後趙一不停的給他們打錢,不然的話,搖光環境治理公司分分鐘就要歇菜。
雙方簽署協議的時候,還召開了盛大的釋出會,將我國整個治黃工程詳細的向媒體進行了闡述,也表示我國正式對千百年來難以治理的黃河開刀,希望能夠永久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說這項工程對國內是一個重磅炸彈,比起機器人帶來的輿論熱度,也是不妨多讓,治黃工程瞬間就登上了各大熱榜。
搖光環境治理公司倒是沒有將口號喊的震天響,只是對媒體表示,他們治理黃河水系有充足的信心,也有很多治理技術儲備。
至於更多的細節,他們倒是沒有透露,只是表示他們的治理過程可以接受媒體的監督,也歡迎全國各界獻計獻策,為更好的治黃提供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