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高階汽車上面使用的就是空氣石墨烯電池,部分工程機械裝置使用的也是空氣石墨烯電池,比較適合對環境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對儲電量要求很高的領域。
研發不同檔次的石墨烯電池,主要是為了滿足不同市場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不同的選擇,畢竟有的領域對電池的要求並不是很高。
這也是為了進一步壟斷電池市場的需要,除非出現革命性電池技術,不然的話,一旦他們壟斷了市場,其他企業就很難打破他們的壟斷。
反正對新慧能源公司來說,他們既要佔領高階電池市場,也不放過低端電池市場,儘量將全部的電池市場給吃下,不留給別人苟延殘喘的機會。
除了民用電池領域之外,他們還有軍用和特殊行業電池業務,不過這一塊的電池型別基本上都是微磁場電池,雖然使用量不如民用領域,但是單價卻是高得多。
現在我國裝備的所有軍事裝備,凡是需要使用電池的地方,都是使用了他們的微磁場電池,因為微磁場電池屬於物理電池。
穩定性不是化學電池能夠相比的,而且形狀和大小變化,都不是化學能夠電池相比的,在特殊裝置上,只有這種電池能夠更好地滿足要求。
只是就算是單價很高,市場規模還是無法和民用市場相比,就算是我國軍事裝備大發展以及航天發展速度如此之快,每年給他們帶來的收益也只有區區200億元。
這裡面還有全電潛艇大規模裝備的情況下,不然使用在這些行業,電池的市場規模更小,對他們龐大的業績來說,算是聊勝於無。
不過微磁場電池使用最多的地方,還是光伏發電儲能市場,不過這一塊基本上都是自己和中國房屋公司購買,屬於內部消化,不僅賺不到錢,反而搭了不少錢進去。
本來是可以從中國房屋公司那裡賺點錢,只是他們的產能不夠充足,能夠給中國房屋公司提供的產品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被自己使用了。
而且提供給中國房屋公司的產品,價格和外面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屬於內部供應,不然光是中國房屋公司,就有可能為他們貢獻好幾萬億元的收入。
這是按照市場價格來算的,如果按照內部價格,中國房屋公司能夠貢獻的收入就比較有限了,估計也就在5000億元左右。
這5000億元可不是每年貢獻的,而是總共收入,除非到了這些電池報廢的年限,不然後面基本上也就賺不到多少錢了。
也正是因為有如此特點,新慧能源公司才不願意大規模擴產,因為擴充套件之後,雖然滿足了中國房屋公司的需求,但是過後,這些產能就浪費了。
還不如等到自己的儲能電池需求量下降之後,將空出來的產能留給中國房屋公司,而且也不需要等太久,明年就可以大規模給中國房屋公司提供微磁場電池產品。
微磁場電池研究的原因之一就是內部使用,所以市場價格和內部價格相差很大,內部價格基本上只有外部價格的20%左右,也就是說只有五分之一的價格。
微磁場電池在外界看來非常的高階,但是有了技術之後,成本比化學電池相比並不高,而技術又是趙一提供的,只需要繳納一點點專利費,技術成本非常的低廉。
從這些業務來看,新慧能源公司的總營收也是突破了2萬億元,主要收入來源反而不是他們的傳統發電業務,而是他們的新電池業務。
不過在他們的報告裡面,國外企業開始詢問他們的石墨烯汽車電池,有意進行較大規模的採購,這是之前沒有的。
之所以提這個,並不是這塊的訂單有多大,而是預示著國外的企業也在研發電動汽車,這對神龍汽車公司是一個警示。
之前神龍汽車公司為了維持國外市場的穩定,加上在國外搭建一整套的電動汽車產業,難度比國內要高得多。
以其這樣費力不討好,乾脆只在國內投放電動汽車產品,反正他們在國外的汽車市場主要是專注於中高階,無限擴大市場份額,只會受到來自各國的抵制。
他們在國外市場,獲得的收入不低,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自然也就沒有動力去改變國外汽車的能源結構。
如果國外汽車企業自發的開始朝著電動汽車方向發展,那麼神龍汽車公司的海外市場也不得不跟著變化,至少也要提供電動版的汽車產品。
看到這個變化,趙一其實是樂見其成的,因為這些國外廠商想要發展電動汽車,就需要從新慧能源公司購買汽車電池,使用其他電池雖然也可以,但是檔次就低了。
而且他們還需要從神龍汽車公司手裡獲得電動汽車的一些基礎專利,如果想要繞開,可不是那麼容易,就算是繞開了,也需要花費更大的研發成本,有點得不償失。
神龍汽車公司在電動汽車技術上,不僅僅著眼於自己能夠用的上的,就是用不上的技術專利,也是不放過,為自己早就築起了專利壁壘。
而且這些國外車企如果真的打算推廣電動汽車,就必須要推廣他們的電動汽車基礎設施,例如充電樁,不然的話,購買電動汽車沒合適的地方充電,對消費者來說提高了使用門檻。
而當前最先進的充電技術,就在華夏國際石化公司手裡,他們不得不從這家企業採購裝置,又可以為華夏國際石化公司帶來不菲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他們完善了這些基礎設施,也方便了神龍汽車公司,讓他們的電動汽車終於可以在國外出售,享受這些國外車企提供的基礎設施服務帶來的好處。
現在綠色環保的呼聲在國際上越來越高,他旗下企業投資的公益基金裡面,就有和環保議題有關的基金,在國際上動作可是一點都不小。
不過環保確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議題,他可不想看到經濟發展了,但是地球面臨的極端天氣也越來越頻繁,地球變得越來也不宜居了。
這也是他如此注重環保的原因之一,也為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我國內部發展的還是相當的好,但是在國外情況可就不容樂觀了。
原本這些發達國家的經濟很好的情況下,可能還會關注和環保有關的議題,但是他們的經濟發展雖然沒有停滯,但是也是差強人意,自然對環保議題的關注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