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像北極熊和鷹醬這樣的大國,就算是和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合作,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空間站建設計劃,因為這算是大國必爭之地。
只是和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合作實在是太划算了,而且其他國家都和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合作,就算是他們獨自建設了空間站,也只能是自己使用,建設成本就更高了。
所以他們對獨自建設自己的空間站的計劃就要慢很多,就是北極熊的和平號空間站的建設速度,也慢了下來,彷彿一下子就不太著急的樣子。
未來空間技術公司不管他們是抱著什麼目的和自己合作,他們是來者不拒,反正表面上看,他們也看不出來多少東西,核心的東西他們憑藉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例如為什麼天宮號空間站的服役時間那麼長,這就涉及到新型太空材料和空間站設計了。
又例如為什麼天宮號空間站的自動化程度那麼高,這就涉及到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慧了,讓空間站的管理成本下降到最低。
另一件國際大事件,就是在1988年初,由星際快車公司研發的太空梭進行了首次試飛,試飛結果非常的好。
之前能夠生產製造太空梭的只有鷹醬,星際快車公司的太空梭首飛成功之後,標誌著有第二個國家掌握了太空梭技術。
而且隨後星際快車公司向外界公佈了自己生產製造的太空梭各項資料,都吊打鷹醬研發和製造的太空梭。
星際快車公司研發製造的太空梭,一是載重噸位更大,內部空間更大,二是具有維護成本低,而且維護速度非常的短,三是使用壽命和可發射次數是鷹醬太空梭的10倍。
太空梭算是技術水平最高的航天運輸工具了,星際快車公司的太空梭首飛成功之後,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第一時間宣佈採購他們的太空梭進行太空運輸任務。
這就代表著星際快車公司的太空梭獲得了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認可,自然在全世界大大的露了一次臉。
任星際快車公司將自己的太空梭吹的天花亂墜,也不如像未來空間技術公司這樣的真正的太空探索企業運用到實際太空活動當中來更加具有影響力。
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採購了6架星際快車公司的太空梭,用於天宮號空間站的物資運輸,和月球載人探索計劃。
其實在太空梭上面,星際快車公司並沒有賺什麼錢,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採購的6架太空梭,只是讓他們剛剛收回成本而已。
至於後續盈利,基本上就忽略不計了,最多就是賺一些維護費而已,至於賣出更多的太空梭,目前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的太空梭被列入了禁止出口名單。
所以目前只有未來空間技術公司一家客戶,未來也許會有國家隊的客戶,但是短期內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雖然在太空梭專案當中沒有賺到什麼錢,只是回了個本,但是帶來的連帶效應卻是讓他們受益匪淺。
之前他們的客機業務已經超過了另外兩家航空製造企業,這次太空梭首飛成功之後,他們的客機業務增長量再一次大幅度提升。
因為在各大航空公司看來,星際快車公司既然能夠研發出來太空梭這種高技術產品,那麼普通的客機自然是不在話下。
再加上之前他們的客機在國際上就有良好的口碑,自然讓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加大了採購力度,特別是I200型號的客機,逐漸有壟斷國際航班業務的趨勢。
至於I100型號的客機,想要壟斷全球業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像鷹醬和歐共體,內部航班都是採購自己的飛機,不會採購星際快車公司的客機。
但是他們的國際航班業務,還是不得不採購I200型號的客機,因為國際航班是需要直接和全球其他航空公司競爭,如果不採購I200型號的客機,那麼就會處於競爭劣勢地位了。
更重要的是星際快車公司的超大型客機,還沒有首飛,就已經有許多航空公司前來詢問相關資訊,獲得的反饋都非常的積極。
目前已經達成了200架的採購意向合同,只要他們的超大型客機首飛成功並且拿到適航證之後,這些合同就會立即生效。
之所以這麼積極,一是他們對星際快車公司航空製造技術的認可,二是他們之前就受夠了排隊等待的苦,讓飛的航空公司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所以這次他們學乖了,不在等到事情塵埃落定,才開始慢慢的排隊購買,那樣黃花菜都涼了,他們必須要在飛的航空公司之前就採購一批才比較放心。
這次太空梭的首飛成功,受益的不僅僅只是他們的商業客機業務,還有他們剛剛推出來不久的私人飛機業務。
其實自從給趙一改造了私人飛機之後,星際快車公司就已經將私人飛機業務納入了他們的研發計劃當中來,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前不久剛剛推出來。
只是私人飛機業務出來之後,國際反響一般,因為在私人飛機業務上面,已經有其他私人飛機有這方面的成熟經驗,再加上這個行業市場規模不大,這樣的結果也是可以預知的。
這次太空梭首飛成功之後,星際快車公司隨後就推出了和太空梭樣式差不多的私人飛機平臺,讓他們的私人定製飛機業務在國際上大大的露臉了一次。
加上這個噱頭確實非常的不錯,讓全球許多富豪對這種太空梭同款私人飛機的興趣非常的大,已經有富豪嘗試下單。
富豪的私人飛機除了需要安全保證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足夠炫酷,而在飛機型別的航空器當中,目前還沒有比太空梭外形更炫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