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徐來的意料,潘楚楚立刻接通了電話。
他本來以為潘楚楚應該很忙的,以對方現在的身份,和她通個電話要等小半天也是正常。
潘楚楚喊了聲“徐大哥”後,徐來立刻道,“我到樞紐城了。”
集賢路空間裂縫的事鬧的這麼大,連總部都派專家組下去了,徐來覺得潘楚楚應當知道自己的事。
果然,徐來說完,潘楚楚便接著道,“你的事情我一直在關注,你放心,沒有什麼大問題,總部已經基本放棄了對那‘透明世界’的繼續深入研究,叫你過來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之所以拖到現在,是因為還有一件對你很重要的事。”
“衛星城?”
“你猜到了?”潘楚楚沉聲道,“這對天衛一是好事,但是對你而言,是好是壞目前還不好說。不過你也不用過於擔心,即便衛星城獨立,以衛星城的實力,總部也不會在你們身上放太多的注意力。”
“除了衛星城之外,還有一件事,我想你應該也很感興趣。”
“什麼?”
那邊沉默了片刻後,潘楚楚才緩緩的道,“你當年提出來的那個關於空間轉換的設想,我們成功運用到實踐了。”
“什麼?你說真的?”
……
……
倘若把從假設到理論比喻成從0到1,那麼從理論到實踐,可能是從1到2。
也可能是從1到10。
甚至是從1到100。
比方說,原子彈。
原子彈的製造原理完全是公開的。
全部公開,從頭到尾,比王雨晴給徐來的那個隨身碟裡的資料還詳細。
詳細到了這種地步,直到裂縫爆發前,全球還是有兩百多個國家搞不出來。
因為理論,只需要研究就行了。但從理論跨越到實踐,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多到不可以以道理計的。
很多真正的困難,你一開始根本就想象不到。
按照徐來本來的預估,他覺得“空間轉換”這麼個魔幻的想法,他在有生之年是不大可能看的到的。
跟可控核聚變差不多,得組織好幾代人全力攻堅,才能搞得定。
即便是後面知道王建軍創立了動力方程,總部已經開始重視這方面的東西了,徐來做最樂觀的估計,怎麼著,也得十年吧?
從原子彈向氫|彈的跨越都用了三年,這玩意兒從理論到實踐的難度,說比原子彈跨越到氫|彈難上三倍,不過分吧?
這過去才多久?
從去年到現在。
一年不到。
究竟是總部現在的科研技術水平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還是去年這個時候,空間轉換的實踐應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潘楚楚在那邊信誓旦旦的道,“當真,千真萬確,這我還能騙你不成?這件事現在還未公開,但我考慮到已經能運用到實踐了,公開便是早晚的事了。再加上這個設想最初是由你提出來的,所以我覺得你多少有個知情權。”
“所以,究竟是怎麼個情況?”
徐來嚥了一口唾沫,原地走了兩部,乾巴巴的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