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那無名古卷往屁股底下一墊,楊書擼擼袖子,清清嗓子。
拿腔拿調地扯了起來:
“今天要說的這段,實際上屬於自一個長篇,名叫西遊釋厄傳。
講的是個和尚,帶著三個徒弟,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去往西天拜佛求經的故事。
而這和尚的大徒弟,喚作孫行者,堪稱神通廣大。
其本相是一猴子,卻有銅皮鐵骨,刀槍不入。更通七十二般變化,詭譎莫測。一個跟頭,就能翻十萬八千里!
乃是這西行路上,對抗諸般磨難的主力!”
一套介紹孫大聖的貫口,只被楊書說了小半,刻意隱去了根腳來歷。
以及那句“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原因無他,惹不起啊……
“此番磨難,便是那平頂山蓮花洞中的大妖魔所致!”
老闆娘眨眨眼:“大妖魔?”
那意思很明顯……
有多大?
“額……”
楊書略微沉吟:“在編了,還沒編妥當。”
這時候點出金角銀角,淨妖司的樂子可就大了……
“這樣啊……先生繼續說。”
老闆娘胳膊撐桌,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楊書則點點頭:“與之前之後的磨難相差不多,蓮花洞一劫中,除去這孫行者,餘下三個又給捉了去,只等著孫行者來救!
為將他們湊齊了下鍋。便又派出兩隻小妖,一個精細鬼,一個伶俐蟲。共同下山,去捉拿孫行者!”
交代過前情,楊書笑著問道:
“孫行者可是有大神通,兩個小妖是萬萬不敵,老闆娘可知,他們緣何有膽量下山?”
雖只是個故事,老闆娘卻也給面子,想了想說:
“本事不行,該是靠外物。”
“誒……對啦!這精細鬼與伶俐蟲,可是帶著兩個好東西,一個是紫金紅葫蘆,一個是羊脂玉淨瓶!
名號雖相異,神效卻相通,只需拿在手中,朝敵人喊一句!”
說著,楊書模仿過去看到的經典作態,自帶一番喜感。
“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接著喊其名姓,那敵不應且不說,若他應了,法寶自能將其裝進法寶。過德片刻,便會化為膿水。”
老闆娘聽著,小小地翻個白眼。
“哪有這東西。”
“哈哈,故事嘛……聽個樂子!”
楊書不當緊,繼續往後說:“卻說兩個小妖正自走著,也被那孫行者看在眼裡。
為尋機會救出師傅,便施展變化之能,扮作道士躺在路邊。待小妖經過,就抻直了腿,絆他們一個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