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個說法,所謂府邸宅家院舍廬,可是不能混用的。
一般百姓稱為家,鄉紳地主叫做莊院,有了功名才能掛宅,高官之家用官邸相稱,能稱府的則為勳貴矣。榮國府便是例證,而寧國府去了國字,按理該改稱寧邸才對,只是大家習慣捧著叫成寧府而已。
黛玉早就住進莊子裡,可對外也只能說是林莊,連個宅字都不能用,皆因如此。
今日有了不同,她有了誥命在身,又承繼祖上四代列侯的餘蔭,吳貴妃傳的聖上口信,可用老宅舊匾。
這可是意外之喜,所以林黛玉遲遲不掛匾,就等著身上乾淨了之後,沐浴焚香請出了林管家和王嬤嬤帶過來的老匾,趁著李修不下山的日子,好好的準備了起來。
眼見李修吃驚的樣子,黛玉就覺得沒有白忙活,小女兒的心態,總是要給你些驚喜才有意思。
“世兄言重了。”黛玉一雙眼睛盯著李修不放:“你還要送什麼禮,真要我林家還不起麼。快來與我揭匾。”
那一臉興奮榮耀之情,把李修晃的不輕,只見黛玉雙目帶彩,粉顏凝光,眉若黛山,檀唇染朱,好一個江南女兒佳顏色。
心裡一動,小聲的說了句:“世妹還真是長大了。”
黛玉粉臉騰起紅霞,彎了他一眼:“亂講什麼,不許亂說我。世兄去那邊,與我一起拉住綢子,給你看看我家的匾額。”
“哦?有什麼特異之處?”
兩個人輕輕一扥,紅綢飄落,露出一塊寬大的匾額來,黑底描金的四個大字《唐九牧林》。
還沒等李修讚歎出口,門柱兩側的楹聯也被紫鵑和雪雁扯了紅佈下來。
定睛細看,上聯是:忠孝有聲天地老;下聯配:古今無數子孫賢。
黛玉雙手背在身後,等著李修來問。一臉的驕傲卻藏也藏不住。
無他,那楹聯的落款是慶曆四年冬書贈九牧林氏趙受益制。
李修啊哈了一聲,扭過頭去看等著自己誇的黛玉。
“仁宗的?”
黛玉矜持的點點頭:“唐九牧,宋九牧,就是從這位皇帝起始分的。”
“有典?”
“御製集中有記載,還有御詩題在了閩南。”
李修本來想說我家也有不少,一眼瞥見雪雁衝他悄悄努嘴,心裡想起她說的要哄黛玉的事,就故意的去問黛玉。
“都是老家帶來的?林家果然底蘊深厚,是愚兄高攀了。”
黛玉早就瞥見了雪雁作怪,伸手指在李修面前一晃:“不老實,看她做什麼呢,說你想說的。”
李修嗐了一聲:“我猜到了你的心思。用宋仁宗題的匾額配這套宅子,任是誰也不能說個錯字。如此你才能安心的住下來對不對?”
黛玉心裡果然是高興,因為李修猜的正著。
御賜的皇莊,又是她一個女孩兒住著,剛開始她還真沒多想什麼。吳貴妃宣旨來了一趟後,她猛然開了竅一般,處處忌諱起來,生怕自己也被捲進野史中被人說三道四。
林家本朝就是四代列侯,御賜的匾額可以挑著來用。林泉老管家上京來,除了祖籍的牌坊和老宅搬不來以外,其餘則是能搬就搬,也是想著萬一被人欺負了,扯一塊虎皮出來嚇唬嚇唬人。
黛玉見了這些舊物,自然的高興,都是她幼時認字的老物件,睹物思鄉時還能化解些鄉愁。
挑來選去,相中了宋仁宗這塊匾和楹聯,既顯出了家世,又避諱了當今,可謂是一舉數得。
“還有呢?”黛玉紅著臉小聲的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