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給我好好說說,第一大港要怎麼得來?”
李修就把計劃好的主意給知府做了個彙報,要時刻保持一個下屬應該做的本分。
茱萸灣,就是李修看中的天然碼頭,現成的三條水道,不僅能實行客貨分流,還能錯開水道讓來往的船隻更加的流暢。
不僅如此,茱萸灣也要乘機開發出來,那麼大的一個荒島,不用來做物流倉儲基地太可惜了。
還有,龍門吊該換成了滑輪組和吊葫蘆了,軌道也鋪上,大大增加了貨物吞吐量和搬運時間,順便把漕運司整體搬遷到島上去,空開日漸擁擠的揚州城。
總之,開發茱萸灣,一定能帶動揚州整體的市容開發,要把揚州打造成集貨運運輸、娛樂文化、金融貿易為一體的璀璨明珠。
這套路把知府迷得把李修引為知己。原來做官還能這麼做的啊。
李修覺得,這比金手指點科技樹好玩。
“李賢弟,你如此幫我,必有所圖。要是讓愚兄去對付王家,愚兄可沒有那個本事。”
李修很是謙虛:“我怎麼會為了私事廢了公事呢。開發基建這種事,我可是要毛遂自薦的。功勞我也要,您坐穩了知府,我也能在聖上面前再刷刷存在感。而且,這事還能賺錢,何樂而不為。”
“那就試試看?”
“謹遵府臺大人之命,還是老規矩如何?”
老規矩是說的上次分紅利的比例。
知府脖子一梗,拼一次看看,不成就走人,成了就鬥鬥,總比坐以待斃的強。
“依你!還是咱們這幾家,先期的錢誰出?”
李修一笑:“大人您給我寫個告示,先委任我了為修河灣指揮,我才好去找錢。對了,這公文袋是戴舶司的,承惠兩千兩,我給人家送過去。”
“一千!我這就給寫文書。”
李修為人實在,不會和人討價還價。一千就一千,從管家手裡接過銀票,又拿過扣上官印的文書,吹乾了墨才和知府說:“我朝有卡路收費的沒有。”
“自古就有之,何論我朝。”
“那我就放心了,咱們這次連河道整修一起算上,防汛麼,朝廷是有專款的吧。”
知府眼睛一亮,拍著李修肩膀哈哈大笑,狼狽為奸的感覺真好。
回了林府後,李修去見林如海,要過他寫的人名單一一對印著。
老丈人也不是白給的,十幾年的鹽道做下來,手底下還是真有幾個平常不露面的人手。這次可要安排一下。
林如海要過知府的文書,也有些擔心:“修兒,這麼大的工程,單憑著河道的銀子恐怕不夠吧。”
“當然不夠,河道的是專款,怎麼可以幹別的。”
“那你?”
李修給林丈人上了一次基建課,拆遷開發是最賺錢的買賣,政府拿出政策方案和地塊就行了。河道的錢就是個引子,揚州這麼多鹽商呢,他們自會踴躍的撲過來送錢的。
“您看啊,所有貨物都聚到茱萸灣上去,那麼誰承建倉庫,誰就有倉庫運營權。佔了地還能收租金,這買賣不虧吧。”
李修越說越細,連將來的貨運軌道車的計費都算計在內。
他倆越說越熱鬧,後堂偷聽的探春是腿都絞在了一起,直磨自己的大腿。小心的看看的黛玉,人家就當沒聽見一樣,心裡不服,不就是有個好爹嗎,給你找了個三郎。你等著,我也有爹,還有奶奶呢,賈家要想興盛,這次的開發絕不能落空。
黛玉真的不想理她,賈家能不能入局還兩說呢,就是來了也不是你賈探春。賈二鏈嗎?三郎能把他生吞活剝了。
薛寶琴趴在桌子上裝睡覺,心裡盤算著他爹,爹呀,你去哪了,快回來給女兒賺嫁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