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牛角率餘部逃至博陵,關羽追至博陵,張牛角聞風而逃,投下曲陽張寶去了,博陵不戰而勝。
大軍如同烏雲般從平原上略過,東進軍所到之處,黃巾軍皆不敢抵抗,紛紛退走, 中平元年四月,東進軍與西進軍於深澤縣完成匯合,進入第二階段擬定戰略。
洛陽官道車水馬龍,人流不絕,不但有押赴刑場的囚車,也有走馬上任的新貴,有千里販賣的商隊,也有萬里漂游的浪子,有上京趕考的學子,更有隨波逐流的歌姬。
雄壯的戰馬踩著顛簸的腳步在官道闊步向前,馬上到騎士們神情驕傲無比,挺直了腰板子,鮮豔的捷報笙旗即使佈滿了灰塵,依然掩飾不了其驕傲姿態。
關二騎馬賓士在洛陽城牆的陰暗處,那些扶著槍桿子的城衛兵這才醒悟過來,正想開口詢問,猛的一抬頭,似看見洪荒巨獸般,大喊一聲便逃無蹤影。
關三勒住戰馬,苦笑的搖搖頭,跑掉的不僅僅是城門守衛兵,還有那些悠哉悠哉踱步的貴人,仕女,以及那些想要出城的或者進城的百姓。
二十騎,四十匹戰馬一字排開,齊刷刷的站在城門前無可奈何的望著慌亂的人群,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關五疑惑的瞅了瞅關三身後的笙旗,推推身邊的關四道:“老四,我們看起來有那麼像賊軍嗎?”
關四看著那個用屁股在粗糙的青石板上磨蹭著往後縮的美麗仕女,嘆息了一聲,跳了下馬,扶起一個跌倒哭號不已的小子,摘下頭盔來到仕女前,用溫柔的語氣說道:“小娘子,可有小生效勞之處?”
那個仕女眼睛越睜越大,喉嚨裡咕隆一聲暈厥過去了。
地上灑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翻倒的菜籃子,不知名的水果滾了一地,還有東一隻西一對的鞋子,摺扇,以及仕女的花手帕。一隻不知哪裡跑出來的公雞若無其事的站在城門前,氣勢凌人的充當守門將軍。
“大膽賊人,還不快下馬速速就擒!”一個戴著高帽的枯瘦官員手裡握著一根長矛,猛虎般就向著準備扶起仕女的關四劈頭劈腦砸過去。
關五手裡長槍一挑,那根長矛就飛上了天,撞在城牆上又反彈回來,關五怕長矛砸中官員,隨手一挑,長矛飛出城外。
官員的幾名隨從抽出長刀便要撲上來,關三連忙拱手說道:“大人,下官乃是涿郡軍,八百里加急捷報,不是賊人。”說罷指了指身後的笙旗。
官員抖了一下手,抬頭仔細看了看關,認出了是捷報笙旗,問道:“既然是軍士,可有官職在身?”
關三立刻下馬躬身行禮道:“在下在忠武將軍擔任偏將軍。”
官員聞言,立刻跳了起來,一巴掌就抽在了關三的腦袋上,覺得不解氣,跳著腳到處找東西,找到一根扁擔握了握又扔下,轉了個圈沒找到稱心的東西,見關三遞了馬鞭過來,接過馬鞭狠狠的往關三身上抽了一鞭:
“既然有官職在身,為何不明白京都之地不可縱馬,不可衝撞。”
見官員一鞭一鞭的抽著關三,關五很想一槍把這個官員刺個通透,見關三狠狠的瞪著自己一眼,只好聳了聳肩,示意反正打的不是我。
官員打累了,氣呼呼的道:“難道我王允堂堂司徒還打不得你一名偏將軍不成?”
關三聽到這傢伙居然是司徒,連忙施禮道:“司徒大人受驚了,是下官不是,只是下官從冀州趕來,身上背的是八百里加急的戰事捷報,自然不必控制馬速,只是魯莽之處還請司徒見諒。”
司徒王允愣了一下,才想起加急捷報可以直達皇宮,臉有愧疚的道:“京都已經百年無戰事了,某家也是第一次見到捷報,見到從戰場下來的將士以為是黃巾軍作亂,難免多少有些驚慌,既然是涿郡來的,爾等快前去郡邸吧。”
大漢官員不會跟下官認錯或者道歉的,鞭看來是白捱了,關三翻身上馬,看著那道城關嘆息不已,自己二十騎就把京都給拿了下來,難怪黃巾軍能夠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攻下了大漢的半壁江山。
小郎說的沒有錯,無能君主累三軍,偌大的京都只有一個枯瘦司徒拿著長矛守衛,簡直是奇恥大辱。
走進了城門,關三一邊策馬奔跑大聲喊著:“冀州捷報,涿郡軍斬賊軍五萬首級!”
聽見是捷報,關三背後的旗子很多人便認了出來,知道鬧了笑話了,咒罵聲頓時響起,不但鄙薄,而且非常惡毒。
城門官帶人匆匆趕到時,聽聞事情是這樣後,慘叫一聲,載下馬昏迷過去了,圍觀的人沒有半點同情他的意思,甚至恨不得這樣的城門官死去。
四十匹戰馬駐馬在郡邸前時,裡面的小吏心驚膽戰的走了出來,躬身行禮道:“幾位將軍欲為何事?”
關三下馬,雙手捧著裝有戰報的牛皮筒子,請小吏檢查上面的火漆是否完好,緩過來的小吏立即笑道:“將軍辛苦了,這就把捷報送到司徒府上。”
關三疑惑的道:“不應該送到丞相府嗎?”
小吏不慌不忙的道:“將軍有所不知,如今丞相職位空缺,暫時由司徒處理政事。”
關三聞言道:“有勞了!”說完站進了隊伍中,二十人,四十匹馬矗立在陽光中,如同一堵厚實的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