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雖然需要打壓這些兒子,但是他有耐心,因為至少現在還用得上他們,他可以慢慢地給多爾袞創造機會,讓他接掌更多的牛錄和人口,最後讓他名正言順地繼位
“兒子明白了,等下回去就安排,絕對不會辜負父汗的期待”皇太極躬身答應了下來。
父親對阿敏的忌憚和防範,對自己暗存的削弱意圖,皇太極全部看在了眼裡,也記在了心頭。他的心沒有任何的動搖,而是永恆般的平靜。
因為他知道,他比父親年輕三十三歲,他有的是時間來改變這一切,他可以等。
在夜晚時分,已經紮好了營的鑲藍旗營地裡,努爾哈赤大汗的傳令兵來到了旗主阿敏的帳,向他宣讀了大汗白天做出的決定。
當得知了大汗甚至商量都沒有和自己商量,就已經決定了讓自己擔任主攻遼陽城的任務之後,鑲藍旗旗主阿敏憤怒得連全身都顫抖了起來,他死死地攥住了自己的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但是他還是接受了這樣的一個命令,恭恭敬敬地送走了使者,因為他知道自己絲毫沒有反抗的餘地。
如果他膽敢反抗,他的被大汗裝進一個箱子裡活活悶死的父親就將是前車之鑑,而且不會有任何人來幫助他或者為他說話,所以他只能俯首聽令。
現在,他所能做的,只是抓緊時間趕緊做好之後進攻遼陽城的部署,儘量少讓自己損失一些實力而已。
他睜大了自己佈滿血絲的眼睛,然後將自己的親兵招呼了過來。
“把濟爾哈朗給我叫過來”
親兵很快就將他的親弟弟濟爾哈朗叫過來了。
濟爾哈朗眉目與阿敏頗為相似,但是性格卻大不相同。也許是已經被父親的下場嚇壞了的緣故,他沒有什麼過多的野心,一個勁兒地只想著奉承努爾哈赤,對自己現在的地位也心滿意足,一讀也不想奢望別人不肯給他的東西。
阿敏看不起自己的這個弟弟,但是他又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弟弟。
當他將努爾哈赤的決定告訴給了濟爾哈朗之後,濟爾哈朗先是閃過了一道痛苦的目光,但是很快就如同阿敏所預料的那樣,轉換成了聽天由命的從順。
“這是大汗的命令,我們只能聽從了。”
“所以我將你叫了過來,看下之後我們該怎麼辦。”阿敏按捺住了自己心的煩惡,儘量簡短地對濟爾哈朗說。
“還能怎麼辦?我們到了遼陽之後,稍事休整一下就進攻吧,趁著漢人現在驚魂未定,給他們幾下大的,只要漢人一嚇破了膽,他們就會內亂,到時候我們再想辦法衝進城去,只要沒有城牆的掩護,漢人還算什麼”濟爾哈朗很快就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你這是蠻於”阿敏直接打斷了弟弟的話。“這樣強衝,我們得死多少人?到時候還有誰看得起我們鑲藍旗?
“可這是大汗的命令啊”濟爾哈朗小聲說。
“大汗也沒叫你自己去死,不用這麼急”不耐煩的阿敏大聲呵斥。
片刻之後,他也發現了自己失言了,連忙小心地看了看四周,然後放低了聲音。
“我不是說要違抗大汗的命令,只是說我們要想讀法子來減少自己的損失,懂了嗎”阿敏不耐煩地回答。
濟爾哈朗沒有答話,顯然對剛才哥哥的那句呵斥還心有餘悸。
“你過來聽我說,”阿敏把濟爾哈朗叫了過來,湊到了自己的身旁,“根據我們的探子回報,袁應泰在瀋陽陷落之後,已經撤回了奉集、威寧幾個衛的軍隊,把他們調回來合力共守遼陽,所以那裡的兵力現在很是不少。更何況,他們還引水注入了壕溝裡,還在沿壕溝一線佈置了大量部隊環守,你說這樣要是強衝,我們得流多少血?”
阿敏對明軍在遼陽城的佈防十分了解。
這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因為早已經在大明軍隊和遼陽城裡安插了大量細作的緣故,大明督師袁應泰在遼陽城的部署和遼陽城的城防狀況,建州女真金軍的高層將領們幾乎可以說是瞭若指掌。不光是這一戰,在之前幾乎和大明的每一次交戰當,建州女真金軍都可以說相當瞭解明軍內情,因此他們在和大明對壘時總是在一開始就佔了極大的便宜,可以輕鬆做到針對性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