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都市藏真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開棺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開棺 (第1/2頁)

薑還是老的辣,王教授的實踐經驗可比韓孔雀多多了,他找來一根一米多長的8號鐵絲,在鐵絲一端拴了一根繩子,又叫木工師傅準備了五六根長約一米、寬約五六厘米的竹板。

在王教授的指揮下,韓孔雀將那根鐵絲彎成半圓形,立著從石門縫裡送進去,再轉過來,套住頂門石的腰部,然後把門外多餘的鐵絲用手彎,邊彎邊送。

這樣慢慢地鐵絲圈的那個頭就轉回來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鐵絲圈,然後木工師傅用小鉗子將它擰死,做成了套住頂門石腰部的一個牢固的“拐釘鑰匙”。

一切準備就緒後,大家便合力開門。

由一名隊員拽著拴在鐵絲圈一頭的繩子,其他隊員用竹板從門縫裡伸進頂門石的上端,一邊頂一邊推石門,頂頂推推,這樣門縫越推越寬。

將近一尺來寬時,一名隊員側著身子從下部鑽了進去。

裡面也無暗箭、陷阱之類,只有門上端牆上一列尖狀石雕怪嚇人的,咋一看酷似飛刀。

這個隊員進去後,就用雙手抱住了頂門石,並把它扶直了。

當門縫推開有兩尺多寬時,又進去了幾名隊員,進去後就把頂門石抬開。

此時,石門不費多大勁就推開了,發出沉重的“嗡嗡”聲。

事後大家分析石門的結構,都為我們祖先在600多年前就有如此先進的技術而讚歎不已。

大石門的橫面成梯形,前面薄,後面(也就是關扇部)厚,比例將近2∶1,這樣石門的重量就集中在門軸處。

石門上下門軸均為球狀,這樣減少了門軸的摩擦力和門的重量,推拉省力。

這種設計非常科學,不僅關門時舉重若輕,而且因重量的合理分佈,使大石門更加牢固,難怪這個重達14噸的石門,能不費多大力氣就能開啟。

進入此門,才算真正進入了地宮。

傳說中的機關、暗器這裡都沒有,但難聞的氣體卻很濃,好在大家都戴著防毒面具。

這是地宮的第一道石門,石門內是地宮的前殿,這是個長方形券頂石室,東西長26米,南北寬6米,高7.2米。

地面鋪砌當時江、蘇燒製的方形澄漿磚(當時的名磚,被稱為“金磚”),在明代建造宮城的澄漿磚,其材料均是當時最好的,一般外城牆的砌磚就是澄漿磚,尺寸比一般的大,長48厘米,寬24厘米,厚12厘米,每塊重24公斤。

比如明代的紫禁城砌城牆共用了1200 萬塊澄漿磚。

紫禁城宮殿的地上用磚,又是另一種,叫金磚,這種磚質地細膩,略帶金黃色,敲之鏗然有聲,異常輕脆,作工自然也要複雜得多。

而這裡鋪就的全是這種做工複雜的金磚,單單是這批金磚就價值不菲,今天蘇、州的玉窯廠仍然保持著這種工藝,加工藝流程圖片這是一種叫做“金磚”細料方磚。

現在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中就是鋪的這種磚,還因此磚又得名金鑾殿。

這種磚什麼時候成為皇宮專用已經無法考證,至於為什麼叫金磚,一種說這種磚敲起來有金石之聲,就被稱為“金磚”。

還有一個說法相傳來自一個工匠之口,他做了一個粗略的考證,這個磚從取土、燒製、運輸、加工乃至鋪墁,下來的成本約摺合一兩黃金,故稱“金磚”。

此時這些金磚之上,有一層腐朽的黃松木板,與隧道地面一樣,板上有車輪痕跡,後分析是下葬時為保護磚面而設。

兩壁以青石砌壘,頂部以石條起券,殿中沒有陳設品,前殿後部(西端)有門,門也為石制,大小與第一道門相似。

工作隊員們又用“拐釘鑰匙”開啟此門。

進入此門後是地宮的中殿,此殿與前殿高、寬相同,只是長了6米,也為石構。

殿前部仍鋪有一層木板,後部陳設有三套漢白玉石寶座,應該是分屬一位皇帝及兩位皇后的寶座,此時就是不知道到底是給誰準備的,不過這樣的寶座,也只有帝王和帝后有資格做了,其他人做了,那就是找死。

寶座前有黃色琉璃五供,即一個香爐,兩個燭臺,兩個花瓶。

五供前各有一口青花雲龍大瓷缸,缸裡裝有香油、銅瓢、燈芯,這就是當時所稱的“長明燈”,亦稱“萬年燈”。

長明燈是封建統治者的一種幻想,儘管把這高和直徑均為70厘米的大瓷缸裝滿了燈油,但陵墓一封閉,沒有氧氣,燈自然熄滅,怎麼能長明?

發掘人員當時看到缸裡還有很多燈油,因時間長久油已凝固。

中殿南北兩壁各有一條甬道可通往左右配殿,發掘人員又分別循著甬道進入配殿。

最新小說: 萬仙來朝 喚神雷!畫神符!小郡主震驚全帝都!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被挖靈骨,她帶三千神獸殺瘋了! 劍客! 混沌戰體你不要,化身邪神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