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綿密而集中,且彷彿永遠不會停止的射擊,完全與以往面對的任何明軍都不一樣。這種近乎無休止的火力射擊,這種把攻擊部隊全部消滅的屠殺式戰鬥,對清軍的心裡打擊十分巨大。
這樣近乎必死的結局,讓清軍再無突擊的勇氣,剩餘的全部兵力,皆是龜縮於城中。
在這時候,最為焦慮也最為恐慌的,便是城中主將濟爾哈朗了。
怎麼辦?
唐軍攻勢如此凌厲,自已手下這些士氣低沮鬥志全無的剩餘軍兵,還有那些更不堪用的臨時召集的青壯,真的能頂得住麼?
濟爾哈朗的臉上,寫滿了恐懼與迷茫。
而在此時,在遼陽城外西邊約十里開外,已被清廷恢復豫親王爵位的多鐸,正率領手下五萬軍兵,一路逶迤向遼陽城快速開進。
時近正午,天氣十分炎熱,多鐸及其部下,無不是熱得滿頭滿臉汗水涔涔,人馬俱滿是疲憊之態。
酷熱之下,多鐸索性掀開頭盔,任憑馬匹奔行帶起的一縷涼風,吹拂剃得發青的頭皮與腦後那條細小的髮辮,才稍覺舒爽。
“豫親王,探哨探來報,前面二十里處,便是宣府北路的門戶獨石口了。”旁邊的一名親隨部將,伸出手指,遙指地平線處的那淡淡城池黑影。
多鐸輕輕哦了一聲,算是回答。
自在錦州得到撤退之令後,自已便立即統兵回返,總算在經過了數天的長途跋涉後,來到了遼陽城外。
這一刻,多鐸內心五味雜陳。
這段時間以來,多鐸亦不時接到來自南方的信報,知道了唐軍正如火如荼在南方擴充勢力,增大地盤,其下勢力與兵馬,倒是比一年前又擴大了許多。
而那唐王李嘯,憑時借勢,已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他,在現有的幾大勢力中,已是傲視群雄,無人能及,幾乎有權傾天下的態勢。
此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有極其雄厚的財力,寬闊無垠的地盤,強悍威猛的軍兵,實力可怕到幾乎天下無人能敵。只怕這天下歸屬,最終會被此人徹底掌控。
而到了那時,自已這位大清的豫親王,這位手握重兵的清朝宗室,一定會成為唐軍的死敵。將來李嘯若是成功一統國中,必定會揮師北進,掃滅清廷,那麼,自已在清廷的榮華富貴與未來前程,只怕皆會成為水月鏡花,再不可尋。
如果到了那一天,休說前程官位,只怕自已性命與腦袋,都難保全,都可能會成為唐軍的一件戰利品吧。
只不過,倒沒想過,自已在出徵錦州之時,就有多達數十萬的唐軍渡海而來,徑攻遼中,打得清廷猝不及防,連戰連敗,已然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而從阿濟格手下得到訊息的自已,亦將徹底放棄原定的南伐宣府北路計劃,不得不全力回返,以求儘可能保全清廷的核心領土。
而在阿濟格率十萬兵馬順利回返盛京後,自已在半路上便收到多爾袞的親筆諭令,要他立即統兵前往遼陽,以阻止唐軍攻打這座遼中重鎮。
收到訊息的多鐸驚懼異常,他萬萬沒想到,唐軍行動竟是這般迅速,從營口登陸後,竟是連克遼中耀州、海城等重鎮,又徹底吸收消滅了遼南的三順王,現在兵鋒直指遼陽,簡直是烈火燎原般的速度。唐軍行動如此迅猛強力,這,這何以擋之啊。
多鐸悲哀地想道,唐軍兵馬如此之多,又已兵薄遼陽城下,自已就算緊急來援,又有多大把握可以擊敗唐軍,解除遼陽之圍呢。
也許,這樣的局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到底前景如何,只能全看天意了。
此時此刻,想起這些,酷熱難耐的多鐸,愈發心煩意亂,忍不住又是一聲長長地嘆息。
多鐸統領全軍,又向前繼續行進了一段路程。
時值正午,天氣越發酷熱難耐,灼熱的西風,捲起斑禿沙地上的滾滾沙塵,有如野獸般淒厲怪嚎,那隨著勁風撲面而來的沙粒,吹得全軍人人幾乎難以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