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封李建泰為督師的同時,崇禎又給李嘯下達了升擢他為唐王的聖旨。
按說,明朝現在其實已有唐王,即在南陽的唐王朱聿鏼。(注: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唐王,即後來成為隆武皇帝的朱聿鍵,因不守祖制擅動兵馬之罪,此時正在鳳陽的宗室大牢中吃牢飯,其王爵由其弟朱聿鏼繼承。)。
但崇禎為了拉攏李嘯,考慮到曾封李嘯為唐國公,其部下也一直被稱為唐軍,故乾脆成人之美,把現在的平遼王李嘯,給加封為唐王。
至於朱聿鏼,則是轉封為秦王。反正原本的秦王一族,已被李自成全族滅盡,現在轉封朱聿鏼為秦王,也不會有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
加封李嘯為唐王的這道聖旨,由崇禎親自撰筆,寫得極長。這封聖旨,彷彿加封李嘯僅是次要之事,反而是更多地是吐了崇禎內心,那無限的悲涼與無奈。
“……朕仰承天命,繼祖宏圖,自戊辰至今甲申十有六年,未能修德尊賢,化行海宇,以致兵災連歲,民罹水火,皆朕之罪也。至流寇,本我赤子,竊弄兵戈,流毒直省。朝廷不得已用兵剿除,朕心實痛,復之何言……“
”國朝至今,各省流賊,本為安民,奈何化賊寇,荼毒天下,豈非皆朕一人之過乎?朕躬不省,德行不昭,上愧先祖,下慚黎庶。天下百姓何辜,生受此刀兵之災,其慘何如?朕每念及此,心下悲慼,又何以言之……“
“……然平遼王李嘯,既為乘龍駙馬,又是帝室一家,揚國威於鯨海,斃韃酋洪太;立殊功於清境,復遼中舊土。兵鋒所至,韃虜為之膽喪,勁旅遠征,漠北皆是拜服。諸般奇功,彪炳殊卓,豈可一言盡述?朕每聞奏報,皆不勝欣然之至矣。李嘯奮武以求治,實賴股肱之任臣;拜手以陳謨,必恃朝廷之倚柱。扶亂戡亂,紛列高功而誰何;為王行驅,賡歌國朝之榮光。……“
”……朕卻嘉賢不避親,乃再效皇祖有功必賞之遺命,茅土分頒,作藩屏於帝室;桐圭寵錫,宏帶礪於王家。嘉玉葉之敷榮,恩崇渙號;衍天潢之分派,禮洽懿親,盛典酬庸,新綸命爵。茲特加封李嘯親王爵銜,升授唐王,加授太子太傅,其部有功將士,皆付有司從優敘議。朕錫之敕命於戲,體國經野成蕩平之。冀我干城之將李嘯,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用昭露布之貔燻。暫錫武弁,嘉乃丕績,戮力中興,以洽朕之荷望矣……”
”……今陝甘板蕩,流賊竊據,擅自偽國,朕心之憂,何以言表!今令唐王李嘯,代朕親征,鼓聯忠勇,表揚節義,獎勵廉能,選拔雄傑。其驕怯逗玩之將,貪酷倡逃之吏,妖言惑眾之人,缺誤軍糧之輩,情真罪當,即以尚方從事。行間一切排程賞罰,俱不中制。……“
”……望唐王此徵,勁兵出剿,戈矛為厲,賊寇雪消,殲渠宥脅。除賊真除,若有其降,一人勿得妄殺;撫則真撫,投戈散遣,萬民從此安生。……“
”……以吾唐王忠猷壯略,品望夙隆,辦此裕如,特茲簡任,告廟授節,正陽親餞。願卿蚤蕩妖氛,旋師奏凱,天下靖寧,鼎彝銘功。有功內外文武各官從優敘賚。朕乃親迎慶賞,共享太平。預將代朕親征安民靖亂至意徧行示諭,鹹使聞知。特諭,欽此。”
這封長長的加封聖旨寫完後,崇禎加蓋龍璽,便命太監曹化淳親攜此旨,立即,前往山東宣諭。
本來,現在李嘯遠在遼東,朝廷若是想要快速送達,就要立取派人從天津衛渡海前往,這是最為快捷的方法。但崇禎考慮到,現在海路不靖,既有清廷水師為阻,又有大批海盜沿海劫掠,而朝廷自東江鎮覆滅後,已基本無水師可用,故為安全起見,不敢讓曹化淳等人擅走海路。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加封親王,乃是極其鄭重極其正式之事。李嘯雖是駙馬,但畢竟是異姓,非同宗室,這種大明開國至今,前所未有獨一無二的榮寵,當然不能隨意安排。
所以,崇禎最終選擇了更加得體的方式,那就是,先派曹化淳前往山東宣諭,再從山東之地,搭乘李嘯的水師艦隻,再度前往遼東宣旨,這樣的話,既使宣諭更加正式,也能讓路途有安全保障。
只不過,令崇禎萬萬沒想到的是,曹化淳前腳剛走,僅僅第二天,就從西北傳來了噩耗般的訊息。
那就是,李自成這廝,就在建立大順國後,就立即開始謀劃東渡黃河,直取京師了。
說起來,李自成這般急切地要發起東征戰役,乃是與顧君恩的一條獻計有關。
當日,顧君恩獻計李自成,讓他得以打敗孫傳庭,奪佔整個陝甘,最終順利建國,因此深受李自成信任,被李自成厚加封賞。而顧君恩受此信重,愈思效力,故在建立大順之後,他立即向李自成提出,要發動大軍東渡黃河,北攻京師的宏大計劃。
“稟闖王,現在明軍大敗,北方空虛,而我大順新立,將士用命,正是要乘勝進取之時,微臣以為,我大軍若東渡黃河,揮師往攻,必能橫掃中原,直取京師矣。”
李自成尚未回話,一旁的牛金星卻皺著眉頭道:“君恩,我大軍若揮師東征,明軍倒不足慮,只是,明朝還有平遼王李嘯這樣的良將,其部下唐兵更是兵精將銳,裝備精良,若此人前來阻擊鎮守,那我軍豈能輕易打到京城麼?”
顧君恩捋須笑道:“聚炎,你之所慮,我自明白。只不過,現在李嘯正率其唐軍主力,往攻遼東而去,他留在明朝的兵馬,已然十分有限,難以對我軍造成實質性的威脅與阻礙。”
“但是,如果我大軍東征,那崇禎又趕緊把李嘯的唐軍主力,從清境中召回,又當如何?”牛金星皺著眉頭說了一句。
“哼,遼東到陝西,迢迢千里,他縱想趕來,哪裡會這麼快!聚炎,這正是顧某要讓皇上,立即嚮明廷發動進攻的重要原因。”顧君恩冷笑道:“我們就是要利用李嘯率軍從清廷不及趕回這個時間差,讓李嘯率其部眾,匆匆忙忙從清境中趕回來時,卻發現我軍已攻下山西、宣府以及北直隸等多處地方,讓他明白,現在明廷大勢已去,已然無力迴天,他縱然率眾趕回了明境,亦是無法可想。這樣一來,李嘯除了預設現實,又還能如何呢?”
顧君恩的話,讓李自成頻頻點頭,他狠狠地在龍椅上捶了一下,厲聲喝道:”君恩說得對!他孃的!李嘯這廝,當日在河南阻擊我軍攻開啟封,讓吾等大敗而回,不得不從河南退回陝西,這般深仇,俺可是一直記在心裡!這番我軍若能迅速發兵,攻下山西與宣府,再拿下京師,擒了那崇禎小兒,那麼李嘯這廝,就算是最能戰,也只得給俺乖乖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