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隨著自已將來勢力的越發強大,以及歷史程序的徹底改變,自已還是靠真正的實力去戰勝皇太極這個傑出而狡猾的對手,直至有一天,徹底實現自已的雄心。。。。。。
簽約完畢後,皇太極沉吟了一下,決定用些激將話語,打擊一下那一臉得意微笑的李嘯。
他冷冷地對李嘯說道:“李嘯,此次若非爾部水師突來偷襲,據佔了這江華島,你這點兵馬,豈是朕近十萬大軍的對手。”
李嘯斜了他一眼,嘴角便泛起了一絲冷笑:“皇太極,本官告訴你一點,本官做事,向來只看結果,不重過程。爾這番話,殊為可笑。”
皇太極咬了咬牙,復恨恨道:“李嘯,你且莫得意,朕雖與朝鮮不得不簽了停戰協議,但待朕準備充分後,卻一定會再度入關伐明,以報今日之恥!”
李嘯目光銳利如刀,他迎著皇太極投過來的冰冷目光,嘴中淡淡地回道:“本官向來不喜耍嘴皮功夫,是男人的話,便戰場上見真章。不過,本官也可以告訴你,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若再度伐明,本官隨時恭候高明便是。”
被李嘯這話語一頂,皇太極一時竟說不出甚話來回復,他狠狠地凝視了一番李嘯那微笑的面孔,便冷哼一聲,帶著阿濟格及一眾護衛離去。
不過,在離開前,皇太極還是叮囑了一句:“李嘯,那阿巴泰及一眾被俘軍兵,你需早日給朕送回來,斷不可背約食言。”
他的身後,傳來李嘯冷冷的聲音:“放心吧,本官既已承諾,便會做到,爾等退兵之日,本官便會將他們送至這漢江入海口,你們再自行接回便是。”
皇太極率清軍離開後,一旁一直沒插上話的李倧,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向李嘯納頭便拜。
“僻邦小國之主李倧,叩見大明上國李都督!”
李嘯連忙扶住了他,微笑道:“免禮免禮,皇上但請平身。”
李倧感激說道:“若非李大人及時出兵,我朝鮮恐已落入清人魔掌,李大人對我朝鮮君臣百姓,實有再造之恩也。”
李嘯大笑道:“皇上言過了,朝鮮乃是大明屬國,向來恭順,今朝有難,我大明自當出兵紓危解困。且皇上已贈予我軍濟州島,堪為投桃報李之舉,本督心下甚慰,兩國邦交,當會更加和洽矣。”
現在見得生米已成熟飯的李倧,連忙乖巧地回答了一句:“僻邦財力窮憚,本就難於回報大人之恩情。現在能以此島獻予大明天兵駐屯,實是我國之榮幸也。”
李嘯大笑起來,兩人復言笑晏晏地交談了一陣,李嘯便邀李倧一行人,乘坐明軍水師船隻,前去江華島城,去看望一下江華島上的皇族們。
李倧欣然同意,隨即一行人與李嘯一同登船離去。
入得島來,一眾皇族見到國王李倧前來,頓是人人又驚又喜,一時間,眾人寒暄不停。
只不過,李倧敏感地發覺,與自已關係最為密切的兩名女子,即皇妃趙氏與淑儀趙氏,對待自已的態度,卻是讓他心下暗覺奇怪。
那皇妃趙氏,表面上一臉笑容,對自已熱情相迎,只不過,李倧可以看到,她的笑臉明顯頗為僵硬而不自然,似乎要與自已刻意保持疏離一般。
而那最受自已寵愛的淑儀趙氏,則是臉上幾乎沒有笑容,一副沉默之狀,只是望向自已的眼光中,滿是深意。
因是在大眾場合之中,李倧倒也沒想太多。隨後,他跟著李嘯入府,此時,府內已擺開盛宴,李嘯、陳子龍及一眾將領,與李倧等一眾朝鮮皇族,彼此敬酒,互致賀詞,飲宴得十分盡興。
是夜,李倧大醉。
接下來,他便去最受他寵愛的淑儀趙氏處休息。
給他打水抹身淨面的趙氏,見到他喝得這般醉態,臉上卻不覺滿是厭惡之情。
清洗完畢的李倧,滿是醉意的臉上笑容綻放,他嘴中喃喃著,欲將趙氏推倒的床上,趙氏卻冷冷地推開了他。
“皇上,有件事,臣妾必須向皇上如實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