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五月十二日下午。
凌晨出發,一路快馬加鞭的李倧,終於在此時,趕到了這海天一色,天地間皆是一片溫暖金典的漢江的入海口處。
此時,這入海口處的一處空曠場地上,已擺了三張長桌,每張桌子後面,都有自家的大批軍兵守衛。
隨後,朝鮮國王李倧,入坐了自已的位置,那明國的左都督李嘯,和清帝皇太極,亦各自坐於一桌,三張桌子的擺放順序是,作為協議調停人的李嘯,桌子的位置在正中間,皇太極與李倧,則作為朝清雙方,分列兩旁。
很快有軍兵送上用漢語與滿州小字雙語寫成的停戰協議,皆是上次議定的內容,共一式三份,由李嘯、李倧、皇太極作為三方代表,正式簽下名字,確認了這朝清停戰協議。
簽下名字後,朝鮮國王李倧一臉燦爛的笑容,李嘯臉上亦是淡淡微笑,唯有皇太極一臉青黑,一副頗為遺憾的模樣。
皇太極望著中間桌子上,那身著明朝正一品大紅色武官服,頭戴鑲玉烏紗帽,腰繫象牙犀皮玉帶,胸前的補子上繡著一頭張牙舞爪的獅子,英俊昂揚,氣度瀟灑的明朝左都督李嘯,心中不由得五味雜陳,什麼滋味都有。
沒想到啊,李嘯這個出身卑賤的鄉下獵戶,竟憑著軍功,在不過二十五六歲的年紀裡,就一路晉升到了正一品的左都督之位,這升官的速度,實實令人刮目。
只是,這個漢狗這一路升官得爵,卻是踩著多少滿洲兒郎的大好頭顱,方有這般顯耀官爵,這個狗入的李嘯,便是將其千刀萬剮,亦難解朕心中之恨!
而現在,朕乃是堂堂大清帝國皇帝,今天,卻與李嘯這個卑賤的漢狗坐在一起,還要聽任此人的停戰協議安排,這簡直是一件天大的恥辱!
皇太極清楚地聽到,站在自已身後的阿濟格,發出冷冷的一聲哼。
他又想起了,來這裡談判前,阿濟格曾向他提議,利用李嘯上岸簽訂協議之機,率兵將其包圍,一舉擊殺此獠,從而為大清徹底解決後患,再重新徵服朝鮮。
畢竟,隨著此人將來勢力的越發壯大,此人對大清的危害,怕是愈發嚴重,阿濟格憂心忡忡地說道,若到了李嘯壯大到無人可制的地步時,只怕大清將會無時無刻皆要生活在此人的陰影之中了。
只是,阿濟格的這個毀約突襲的方案,皇太極在仔細考慮過後,還是給否決了。
想利用簽約之機,突襲李嘯,其實談何容易!
首先,李嘯的三十多艘水師船隻,就在離岸邊不遠的海面上游弋,那無數門黑洞洞的巨大炮口,皆冷冷地指著這裡,若事情有變,這麼多門火炮來個齊射,自已的部下軍兵,怕是在瞬間便會損失殆盡。
其次,李嘯後面,還有六百多名有如清軍中的白擺牙喇兵一般的精銳重甲步兵,以及數百名人馬俱著重甲,外觀極其強悍凌厲的重甲騎兵,有這些精銳兵馬護佑,自已手下的軍兵,就算發動突襲,能否驟勝,還真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最後,自已與李嘯相隔如此之近,真要就地廝殺起來,自已卻怕是難於快速脫身,若自已這個大清國的皇帝在混亂中命喪於此,那可真是完全得不償失了。
與皇太極見到李嘯時,心中滿是感慨一樣,李嘯見到這個清朝皇帝皇太極,心下亦是感觸多多。
面前這個身材肥胖,長著一張難看大餅臉的皇太極,實是極具眼光與謀略的不世梟雄,此從某種意義上畫說,可謂是清王朝的真正奠基者。
相比他那個只會喊打喊殺的父汗老奴,皇太極更有治國理政的能力,清朝的各項規章制度,正是他手下,才得以充分完善。此人的謀略計策亦是遠勝其父,尤其善絡籠絡各族人才為已用,這般胸襟氣度,對於一個少數民族的領袖來說,實是相當難得。
說起來,清軍能順利入關,並最終能定鼎天下,雖有攝政王多爾袞的果決處斷之功,但清軍能順利一統天下的基礎,卻還是皇太極紮實打下的。
若自已沒有穿越到這個世界上,皇太極早在兩個月前就徹底征服朝鮮了,那朝鮮國王李倧,亦早已跪在此人腳下向其求降。隨後,皇太極強迫朝鮮與明朝斷絕關係,改而向清朝稱臣,並每年皆交納極重的糧銳,使朝鮮成為清朝日益強大的一大助力。
自已憑著歷史知識的瞭解,直取江華島,打敗清軍救出朝鮮皇族,說起來,還是開了一點歷史的金手指呢。
不然,現在的自已,真要與清軍在朝鮮本土上生死決戰的話,憑自已的萬餘兵馬,在沒有優勢火器相助的情況下,去對抗皇太極的近十萬大軍,自已的勝算,其實十分渺小。
現在能強迫皇太極簽定停戰協議,還是因為自已有了強力水師相助,牢牢佔據了江華島,控制住了一眾朝鮮皇族,抓住了朝鮮政治的根本,這才徹底掌握了談判主動權,逼得那財力不足,師老兵疲的皇太極,不敢與自已繼續對耗下去,只能乖乖在談判桌上簽字退兵。
說起來,自已此次入援朝鮮,並最終取得讓自已滿意的結果,確還有點僥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