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中旬的天氣,和煕溫暖,草長鶯飛。仲春的暖陽,將濟南府巡撫官邸的寬敞大院,抹上一層慵懶而閒適的金黃。
新上任的山東巡撫顏繼祖,正與自已的親隨慕僚方文和二人,在院子中曬著太陽,飲茶閒聊。
顏繼祖年近五十,頭髮已顯花白,他是福建漳州人,長著一幅典型的閩人相貌,外形黑瘦,顴骨高聳,鬍髯稀疏,深陷的眼窩中,一雙三角眼卻是十分有神。他身著一身湖綢圓領闊襟常服,頭戴一頂平定四方巾,手中捧茶自斟自飲,不時與慕僚方文和說上幾句,一幅悠閒自得的神態。
“東翁,昨天山東總兵劉澤清來拜見大人,學生感覺,此人不安好心。”方文和沉吟了一下說道。
“哦,文和何以這般認為?”
“大人,昨日劉澤清到了府中,我曾暗觀了一番那劉澤清,此人外表言語雖恭敬,眼神中卻時現踞傲之態。雖然其與大人密談之內容,學生不甚瞭解,但在下在想,此人來拜見大人,恐是另有所圖。”
顏繼祖微笑道:“文和果是細心之人,觀察甚是仔細啊。現在天下方亂,武人地位上擢,劉澤清這類武將,久居山東,部屬眾多,故其暗懷跋扈之心,卻亦是不足為怪。”
顏繼祖說到這裡,輕嘆了一聲,低聲對方文和說道:“文和,你可知此人,昨日與本憲所談何事?”
“稟大人,學生不知。”
顏繼祖哼了一聲,尖瘦的臉上劃過一絲冷笑,緩緩說道:“此人昨天所談之事,以本憲看來,無法是想趁本憲對山東情勢不熟,想借本憲這把刀,為他自已去除仇人罷了。”
方文和一驚:“大人何以這般認為?”
顏繼祖擰眉道:“此人昨天在本憲面前,說了那原巡撫李懋芳以及赤鳳總兵李嘯一大堆壞話,說這二人,才是激起民怨引發眾怒之罪魁禍首。此人告訴本憲,說現在李懋芳已然去職,自不必再行追究,但那李嘯,其下民情洶洶,鄉紳鬧事,此人之罪,卻需嚴查。”
“那大人信其話語了麼?”
“哼,這劉澤清雖說得李嘯這般卑劣不堪,然本憲卻不可偏聽偏信。”顏繼祖放下茶杯,臉現深思之狀:“也許,我等該去那赤鳳衛,實地訪查一番,劉澤清所言之話語,便自然可斷真假了。”
“哦,東翁欲前往赤鳳衛的話,學生這就去安排車馬儀仗。”
顏繼祖擺擺手,低聲笑道:“文和,恁的興師動眾幹甚。就你我二人,帶些須護衛,喬裝改扮一番,前去微服探訪便可,正好將李嘯的赤鳳衛訪個究竟,也不怕他臨時作假。”
王文和笑道:“東翁果是好思量,那學生這就去安排一下。”
顏繼祖點點頭:“好,今日準備,明天清晨,我等立刻出發。”
。。。。。。
顏繼祖等人,一路縱馬而行,沿途觀看山東民情與自然風景,五天後,方到赤鳳衛招遠地界。
這一路行來,過淄博,青州,濰坊,萊州等地,顏繼祖心下,卻是黯然沉重。
他看到,在這大好的春日天氣裡,這一路行過的官道兩旁,卻有大片的田地拋荒,時時可見沿路倒斃卻尚未掩埋的屍體,村居寥落,人口稀疏,村鎮百姓衣衫襤褸,面帶菜色。而在官道上,不時可見大股小股的流民,也不知道是哪裡人,只不過人人鳩形鷎面,一臉麻木之色的四處遊竄。一路看去,皆是一片蕭條破敗的氣象。
顏繼祖自任官以來,一直在朝中任職,對於地方事務,其實並不太瞭解。現在見到眼前景象的他,心下暗暗為山東廣大地區,百姓們的貧苦生活所深深震驚。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顏巡撫心中,突然湧出這句屈子的楚辭。
而他一旁的慕僚方文和,同是一臉沉重之色。
“文和,為何春日時分,正是耕作時節,卻有這般大片田地拋荒?”顏繼祖喃喃道。
“稟大人,無非稅賦沉重,官府催逼,時下又是餘糧吃完,青黃不接之時,那些農戶佃戶,不堪其負,才紛紛棄地逃亡啊。”方文和言畢,長長地嘆了口氣。
聽了方文和的話語,顏繼祖心下暗暗嘆息不已。
現在天下方亂,匪賊遍地,百姓們原本稅賦沉重,又被加派三餉,這般重壓之下,這些明末百姓們,可謂在水火之中掙扎求存啊。
直到來到招遠地界,眼前的景象,才讓顏繼祖眼神為之一亮。
他欣喜地看到,此處的景象,與沿途的青州萊州等地完全不同。可以看到,每一塊田地上,都已開墾耕種,大片的冬小麥長勢喜人,一些看似新開的荒田中,綠油油的粟子苗已經出芽。有如棋盤錯落的桑田中,桑苗亦已開始抽技長葉。還有極少數的田地中,種了不知名的綠色植物,卻不知道是牲畜飼料還是中藥藥材。
有許多農人,人人臉上帶著歡愉之色,扛鍬荷鋤,牽著耕牛,在田間勞作,竟還有些青年農人,在耕作的間息,悠然地唱起令人臉紅的酸歌來。
看到眼前這滿目蔥翠的景色,農人忙碌歡樂的鄉野氣象,顏繼祖多日拉長的瘦臉上,泛起衷心喜悅的神色。
時近中午,這時,一個給田間的農人送飯的老頭,提著一籃子用粗布蓋好的飯菜,唱著歌從顏繼祖等人身旁走過。
顏繼祖心念一動,連忙叫住這了個老頭。
“老人家,且問下,從此處,去赤鳳城,尚有多遠?”顏繼祖下得馬來,微笑著向那個老頭問道。
“不遠,沿著這條官道,直走北上,不過一個半時辰,便可到赤鳳城。”老頭指著前路說道。
顏繼祖見老頭搭上了話,心下高興,便裝著不經意地問道:“老人家,你是本地人吧,今年年紀多大了?”
沒想到,老頭搖頭道:“俺虛長了五十多歲,卻不是本地人,俺老家在宣府鎮萬全右衛,是今年年初才到這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