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千秋儒君被震驚到了,儒道之祖又道:“你老師駐世時,曾經數次和本座說過,只要對儒道好的事,他都會全力支援本座。你是你老師這一脈惟一的弟子,應當能夠體會本座的苦心。”
輩分高一輩壓死人,千秋儒君明明知道泰山院主不可能同意儒道之祖的決策,可是,他卻無從反駁。
司命星君死得一點都不冤,都修成混元散仙了,還心心念念想要一個老師。他根本不懂,到了高境界,老師的存在是最大的束縛。
千秋儒君能忍,千秋儒君的大弟子大仁儒君就忍不住了。
“師伯祖,您的話,弟子不敢苟同。我儒界能夠存續至今,多虧了祖師爺留下的‘明哲保身’四個字。若我儒界見到好處就出手,早就被仙魔兩道滅絕了道統。若儒道道統被滅,氣運斷絕,師伯祖輪迴轉世後,恐怕也很難覺醒真靈,領悟前塵。”
他崇尚的是“仁者無敵”,儒道之祖所推行的種種政策,違背了他心中的儒道。鑑於儒道之祖的身份,他一直都在忍耐,可這一次,他忍不住了。
人族無信無義,他們儒界以仁、義、禮、智、信為道德準則。讓他們去幫助人族,就等於讓他們違背自己的道。
儒道之祖一脈有七十二位大羅金仙,他們這一脈卻只有大小貓三兩隻。如果再違背自己的道,他們這一脈還怎麼在儒道之中立足?
見到一個小輩居然敢反駁儒道之祖,站在右側的一個儒道大羅立刻呵斥:“大膽,竟敢如此對祖師說話,跪下!”
剎那間,天地微震,一股沛然大力油然而生,朝大仁儒君壓迫下去。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一股力量落在大仁儒君身上,連他的衣襟都無法撼動,更別說將其壓迫得跪下了。
大義儒君早就成了準聖,一位大羅金仙是決計沒有辦法壓迫得他下跪的。
千秋儒君沒有修成大神通者,他和他的老對手浩氣魔君一樣,一直卡在準聖中期巔峰這個臨界點上。
可是,千秋儒君的弟子很爭氣,六個弟子全部修成了準聖人。整個儒道,加上儒道之祖、千秋儒君,也才八個準聖人。
這就是為什麼,儒道之祖一定要得到千秋儒君支援的原因。
“青山師弟,你這是做什麼?”
千秋儒君故作困惑,看向那位吃了癟的儒道大羅。
他是真不明白,七個準聖人的對話,一個大羅金仙插嘴做什麼。大羅在準聖人面前,還是低調一些比較好。
青山儒君聞言,只是不答話。他知道,這個虧他是吃定了。誰讓他在最關鍵的時候,逃出了泰山書院,失去了掌控儒界的機會。
千秋儒君沒有逃走,就得到了泰山院主的承認,得到了儒界。
儒道之祖見到千秋儒君的反應,也不動怒。他轉頭看了青山儒君一眼,讓其暫且忍耐,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