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救兵?人族這是太久沒有遭遇挫折,陡然受挫,心態失衡,病急亂投醫了啊!他人族有援軍,我無生教就沒有嗎?長江水府、天庭、截教.哪一個不比儒道強?”
收到太玄儒君傳過來的情報,方陽卻一點都不著急。一個要靠依附他人才能發展壯大的道統,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太古時代,儒道有儒道之祖和泰山院主兩大巨頭,底蘊比魔道都要深厚。可是,儒道照樣在洪荒銷聲匿跡,連自家的聖地都保不住。
當今之世,儒道就更不行了。佛道魔三家圍攻,儒道之祖根本沒有成聖的可能。
只是,儒道曾經和百里煌等人勾結起來,算計無生教。無生教要是不給儒道一個教訓,恐怕有些說不過去。
“儒道,到了分裂的時候。千秋儒君雖然不怎麼聰明,但只要他不想儒界遭到滅頂之災,就應該知道怎麼選擇。”
方陽想到差點把自己坑死的千秋儒君,突然發現他也不是那麼的礙眼。
千秋儒君代表著泰山院主一脈,只要他還存在,儒道就不完全是儒道之祖的基業。利用千秋儒君的身份,方陽便能學老子聖人,把儒道的氣運給分了。
方陽不接受儒道,是不接受儒道之祖的儒道。如果是太玄儒君掌管的儒道,方陽未必不能支援一二。
理念,不是永遠不變的。只要太玄儒君提出的理念符合他的利益,方陽不介意讓太玄儒君去恆宇大世界傳道。
等太玄儒君強大到一定地步,就能吞併儒道之祖的儒道。
為了這個最終目標,方陽很樂意和千秋儒君會晤。
他心念一動,從指尖逼出一滴精血。血液落到虛空,見風就長,瞬間長成了另外一個方陽。
只不過,這個方陽只有混元金仙的修為,且身上沒有任何的聖人特徵。
“就由你,走一趟儒界吧!”
“理當如此!”
化身離開命運大世界後,沒有在外界停留,直奔儒界而去。
在方陽收到訊息時,儒界的文昌宮,儒道之祖面色威嚴的坐在主位,兩名儒道大羅侍立在兩邊,讓氣氛格外的沉重。
千秋儒君恭恭敬敬的站在殿下,他的弟子則站在他的身後,面色無比虔誠。
“人族現在,還是天地主角。只要人族一日是天地主角,我儒道就要一直站在人族這一邊。你要知道,我們儒道只有依靠天地主角,才能興旺發達!”
人族請儒道出手相助,儒道之祖巴不得讓人族欠下這個人情。所以,他都不怎麼考慮,就同意了此事。
只是,光靠他和他的弟子,實力依然有些不足。所以,他就來到儒界,準備說動千秋儒君。
儒界雖然是他開闢的,但千秋儒君才是儒界高手的老師。沒有千秋儒君的首肯,他也不好徵召儒界高手參戰。
千秋儒君聽到,要與無生教為敵,當然不會願意。他的弟子和無生教走得那麼近,而且,儒界還曾經受過無生教的恩惠,他實在做不出背刺無生教的事。
見千秋儒君推辭,儒道之祖不得不對千秋儒君曉以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