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今天知道了很多事,他也又笑了出來,或許還有疑惑,但對他來說,疑惑並不重要了。
他晃了晃手裡的空酒罈,便起身走了。
或許他去取酒了,多喝些酒讓自己迷迷糊糊,或者能輕鬆一些,也或許他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一個人靜靜的把剛才楊懷仁的話重新回味,並消化一下。
楊懷仁也長出了一口氣,忽然間身子都感覺輕盈了不少,獨自揹負一個秘密,是很累的。
好在可以有個特殊的人可以讓他把這個壓力釋放出來,也感謝還有一個和他有類似經歷的人曾經在這個世界裡存在過,這樣他才顯得不是那麼的孤獨。
至於自己為何,又是如何來到了現在這個世界,楊懷仁其實也不是沒想過,或許是類似蟲洞的一種東西,把他帶到了他地第一次出現在大宋的那個地方。
身體在經過蟲洞的時候失去了生命力,但附著在思維電磁波上的靈魂卻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佔據了現在的身子,讓他的生命可以延續。
也許是這樣的吧,也實在沒有別的什麼靠譜的解釋,不過楊懷仁已經不介意了,他明白,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眼前和未來。
眼前便是他的四個孩子玩的不亦樂乎,還有一個更小的女兒還在襁褓中,未來兩個孩子也將來到這個世界。
這才是楊懷仁在乎的,所以就算他想過些偷閒人生,也只能去努力改變這個國家,讓這個國家更好一些,更安全一些,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將來的生活能輕鬆一些。
……
朝廷的新法只是取得了短暫的好處,從今年秋天開始,新法的弊端便開始緩緩展現出來。
但趙煦和變法新黨們,似乎不太介意這些,他們覺得變法自然會有阻礙,會有反覆,但這都是旁支末葉,主幹能茁壯成長,變法最終一定會成功。
人都是盲目的,很容易堅信某一點,然後不撞南牆不死心。
這些楊懷仁自然沒法去改變,他還沒有一個人對抗整個國家權力機關的能力。
所以他專心做的買賣,做著征伐交趾的準備。
餐飲和蔬菜的買賣早已經走上正軌,楊懷仁當初帶來的各種新式蔬菜糧食,也逐漸開始以東京城為中心,向全國各地擴散。
隨著推廣,種植新式蔬菜的土地面積也逐漸擴大,導致菜價漸漸下滑,雖然比原有的蔬菜還要貴一些,但已經能讓百姓逐漸接受。
朝廷自然擔心蔬菜的推廣會佔用原來種糧的土地,但事實證明種菜並不需要很好的土地,老百姓只是小面積的開墾一塊地就能種。
像土豆玉米這些作物,本來就不太吃土地,很多原本不是田地的地方稍稍開墾一下種下土豆玉米,它們就能生長。
到後來朝廷發現,不但原本擔心的糧食產量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玉米這東西真的太能長了,一畝地的平均產量幾乎是種植小麥和稻米的兩三倍甚至更多。
這也不稀奇,當今的糧食種子還很古老,楊懷仁從後世帶來的玉米種子可是經過了現代科技培育過的,產量高一點兒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