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給了趙獻球?不太可能,東關大街在揚州城內,漕運衙門在揚州城外的運河碼頭附近,兩地雖然不算遠,但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黃百萬和白銀海當街鬥富的當天,老百姓都聚集到了東關大街來,想一想就能明白當時的街道是多麼的擁堵,黃白兩家的銀車想出城,簡直是不可能的。
趙獻球也不可能傻到直接去收十萬兩銀子,所以黃百萬和白銀海一定是安排好了家中僕人,趁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時候,把銀車送到了距離比試地點並不遠的某處地方,然後在迅速回到現場。
趙獻球住在漕運衙門後的院落裡,可並不代表他在揚州城內就沒有產業,或許是一處私宅,或許是一處買賣商鋪,而且就在東關大街上!
楊懷仁有了自己的推斷,但推斷終歸是推斷,並不是實際的證據。
若是換了一個什麼人,楊懷仁隨便給他安排個罪名就能給他治罪,但趙獻球的地位太特殊了,漕運衙門又是關係到大宋穩定的重要部門。
趙獻球在江南經營多年,肯定建立了一套屬於他自己的人際和利益關係網,和他有緊密聯絡的當地官員,說不定比當年南陽郡王的網路還要大。
更不要忘了,趙獻球在京中,也一定是有關係的,就算憑藉楊懷仁眼下的地位,他不至於害怕朝中什麼人,但畢竟他在明人家在暗,將來被人暗中算計了,那就不划算了。
所以楊懷仁覺得,這件事不能魯莽行事,要搞清楚一些事之後,才能想個巧妙的辦法,來除掉趙獻球。
楊懷仁決心要管這件事,也並不是為了岑孝年,趙獻球如果真的膽大包天到敢一次性收受十五萬兩銀子這麼多的賄賂,那他這麼多年收受的好處,就更難以估量了。
這些好處看上去是那些富商孝敬他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從江南的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民脂民膏。
這麼大一隻碩鼠,還真得除掉,就算困難重重,楊懷仁也不介意,為民除害這種事,是不能因為不想惹事就不去管的。
楊懷仁道,“這件事,本王還要詳細調查一番,岑閣領,你最近不要輕舉妄動,聽本王的安排。”
岑孝年心中大喜,楊懷仁這麼說,就是想著要動趙獻球了,只是現在還沒想到一個萬全之策而已。
他也明白,他提供的這些資訊,實在算不上是什麼確鑿的證據,要動趙獻球,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岑孝年又一次跪在地上說道,“屬下謹遵王爺之命,將來不管王爺有什麼吩咐,屬下一定效勞。”
楊懷仁自然也不回家就此信任了岑孝年,這幫閹人,看著對你恭恭敬敬,肚子裡的壞水一個比一個難琢磨。
岑孝年向楊懷仁投誠,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做出這樣的選擇罷了,這一點楊懷仁還是心中有數的。
&n.
第1314章:鬥富(下) 第1/1頁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