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頗有些詫異,連忙問道:“老大人不是一直視河西為心腹之患麼?往日裡也時時惕勵寡人,要寡人不要忘了河西威脅。怎麼今日又極力不贊同攻打河套呢?”
“須知河套駐軍始終威脅盛樂安全,若滅河西,不正該從襲取河套開始?”
“覆滅河西確實是老臣夙願,可惜如今時機未至啊……”
說完燕鳳長長嘆了口氣,可見對於不能覆滅河西,心中有多麼遺憾。
從當年河西搶走朔方後,燕鳳便立下志願,定在有生之年助拓跋珪消滅河西,以報朔方被奪之仇。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河西卻越來越強,燕鳳也只能將夙願深埋心底。
“昔日朔方初丟,河西根基薄弱,正是爭奪朔方、覆滅河西之最佳良機。”
“然因當時大王急於推行改革、獎勵農桑、澄清吏治,為的是持重穩健、積蓄財力,只能坐視良機流逝。”
“後來河西南下隴右,彼時若秦魏聯手,恐衛朔早成大王刀下亡魂。”
“殊料,大王竟先起兵北征,等大軍班師歸來,河西已得隴右矣,不得已只好與秦聯姻,以遏河西。”
“今日柔然入侵,看似是個機會,其實不然。”
“那柔然實乃遠走漠北一喪家之犬,如何敵得過如狼似虎的河西軍?”
“若臣所料不錯,快則一月,慢則三月,西域之爭很快便見分曉。”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燕鳳將贊同張兗提議時,不料他又提出了反對意見。
“不過,臣也不贊同出兵遼東。”
“爭霸天下也好,魏燕之爭也罷,皆不在於一時!”
“今慕容垂雖然日漸衰弱,可虎雖老威猶在!”
“其實時間拖得越久,反而對大魏越有利。”
“與其冒險出兵,不如靜觀其變。”
“更何況幽州人心未定,大王應趁此間隙,好好安撫一下幽州人心。”
“等將來機會來臨,再出兵一舉蕩平後燕。”
在場眾人都不傻,全聽明白了燕鳳話中暗含意思。
燕鳳對正面戰勝慕容垂沒有信心,決定採取拖字訣。
這個辦法看似很笨,卻很有效。
眾人也沒有嘲笑燕鳳之意,畢竟眼下誰也不敢拍著胸脯表示有把握擊敗慕容垂。
“爾等還有什麼看法?”
“臣等無異議。”
“好,既如此便以燕長史之意,暫息兵戈,以待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