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聽了拓跋儀分析,非常高興。
他既有心統一天下,當然不會天真的認為魏燕兩國會長久和平相處,早晚有一天會刀兵相見。
以前他認為慕容垂太厲害,對後燕充滿畏懼,如今曉得慕容垂已垂垂老矣,一下子減去不少畏懼心理。
“賢弟言之鑿鑿,正合兄意,你這次出使功不可沒,一路勞累了,先回去歇息吧!”
“多謝兄長。”
搞定了後燕之後,使北魏東南邊境安然無憂,這下拓跋珪總算抽出空來,可全力對付劉衛辰。
……
在北方河套一帶蠢蠢欲動之際,關中形勢更是一日三變。
三月,前秦國主苻登囤積輜重於大界,自率萬餘輕騎襲擊安定。
五月,苻登又發兵進攻關中,後秦屢戰屢敗。
姚萇為挽回敗局,遣其子中軍將軍姚崇偷襲大界,但苻登預先察覺,遂將計就計,在安丘(今甘肅靈臺境攔擊,大敗姚崇,俘獲及斬首兩萬五千。
七月,苻登乘勝攻克平涼(今甘肅華亭西。
八月,苻登又據苟頭原(今甘肅涇州西北進逼安定。
面對前秦大軍來犯,諸將勸姚萇與其決戰,姚萇遂令姚旻守安定,自率三萬輕騎乘夜再襲前秦輜重地——大界。
這一次上天終於眷顧姚萇,讓他順利攻克大界,並斬殺前秦毛後及苻登之子、南安王苻尚,擒名將數十人,驅掠男女五萬餘人而還。
這一仗徹底奠定了姚萇對苻登優勢,從此之後苻登再也無法威脅關中腹地。
隨後姚萇見安定地狹,且離苻登很近,遂使姚碩德鎮安定,遷安定千餘家於陰密,遣其弟徵南將軍姚靖鎮之。
九月,姚萇委派姚碩德設定秦州守宰,以堂弟姚常戍守隴城,邢奴戍守冀城(今甘肅革谷西南,姚詳戍守略陽。
十一月,西秦國主乞伏乾歸見後秦兵盛,派使者向姚萇進獻三千匹戰馬、五萬頭牛羊,以示臣服。
並且乞伏乾歸再度向姚萇請求援兵,以討伐河西。
西秦使者為了讓姚萇出兵,在他面前哭訴起來。
“西秦乃小邦,只因僥倖才佔據片瓦之地,為的是讓自己族人有安定生活。”
“誰知河西仰仗兵強馬壯,不斷派兵渡河騷擾。”
“這不但是威脅金城安危,還有損陛下聲威。”
“眼下孤城之所以能夠獨守,主要是依仗陛下威名。”
“可如果我部有能力擊敗河西,外臣哪敢多說什麼?”
“外臣私下聽說陛下不打算向金城派出援兵,如果所傳是實,這就是遺棄邦國屬地。”
面對西秦使者哭訴,姚萇無法決斷,只好將權翼、尹緯、太子姚興召來商議。
尹緯堅持不同意用兵河西,他對姚萇分析道:“今苻登、楊定虎視在側,秦州局勢不穩,陛下不趁機掃滅前秦,以鞏固國家根基,卻想插手千里之外的河西,這不是因小失大嗎?”
“再者涼州乃邊遠地區,治世無清閒安全之感,亂世常有傾覆之難。”
“自張氏衰敗,道德風尚便已淪喪。”
“今呂氏氣數將盡,百姓又被無窮盡的痛苦纏繞。”
“幸好皇恩眷顧,有乞伏乾歸受任於涼州將亡之際,謀成於疆土難全之時,奮不顧身率領部下,力保金城不失。”
“陛下宜補其些許糧草、輜重,以固其抗爭之心。”
“等陛下解決後顧之憂,再揮師北上,橫掃河西,以竟全功。”
即便聽了尹緯勸告,姚萇仍對支援河西與用兵隴右猶豫不決。
不過,接下來隴右局勢惡化,讓姚萇再也顧不上河西啦。
原來苻登大界兵敗之後,立即收集餘兵,十月份退據胡空堡,隨後派使者聯合竇衝、楊定共同發兵後秦。
苻堅女婿楊定親率大軍攻克隴城、冀城,並斬姚常、捉邢奴,再次讓隴右局勢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