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賢好奇地在一旁看著這兩人,老人家很快就寫完了一篇隨筆,在最後留下落款。
看到這落款時,郝賢瞪大了眼睛——
“隨園主人”!
這位老者竟是袁枚,華國曆史上唯一一名為廚子著書立傳的大文學家袁枚!
突然,所有的一切定格,風息,人靜,老人的動作完全凝固,時間彷彿被停止。
然而除了郝賢之外,還有一個人能夠動彈。
老人身邊的大廚抬起頭來,直直看向了郝賢,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道:
“你來了。”
郝賢沒有心思去玩些“我來了”“你不該來”的爛梗,因為他已經想到了眼前之人的身份。
此人便是隨園的主廚,袁枚的知己,封建王朝時期唯一擁有個人傳記的廚師——
華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王小余!
袁枚的《隨園食單》之所以那麼有名,是因為在袁枚之前,會吃的人不會寫,會寫的人吃不起,使得華夏餐飲傳承總是缺少了足夠的文字記錄,惹人遺憾。
但袁枚不一樣,他有錢,又有文筆,是一個經濟自由的、脫離了惡趣味的高尚文人,他不光寫了《隨園食單》,還不拘一格為自己家手藝高超的主廚寫了《廚者王小余傳》,成就了一段美食家與大廚之間的友誼佳話。
“你能來到這裡,說明菜姬已經徹底認可了你,不過看你驚訝的樣子,似乎情況比較危急,她還沒來得及向你說明為什麼送你過來?”王小余問道。
郝賢點了點頭。
“不用擔心,只是幫你再磨鍊一下廚藝罷了。”王小余用安慰的眼神看著郝賢說,“這裡是《彭祖廚經》內部的小世界,華國曆史上有所成就的廚師在逝世後會有一縷殘魂被吸納到此地。如果發生了什麼重大的災難,導致華國美食傳承在世間覆滅,那麼我們這些殘魂所掌握的知識、記憶,就是重現傳承的希望。現在外面情況如何,不會真的斷絕傳承了吧?”
“您放心,還沒有。”
“聽上去不太像是能讓我放心的樣子,這說法好像隨時都會斷掉一樣。”王小余搖頭笑道。
“您看上去好像並不擔心?”郝賢試探著問道。
“我都是一個死人了,擔心有什麼用?廚道的傳承終究還是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呀。好了,我們進入正題吧,我在選料、掌火和調味方面都略有小成,接下來就把我的畢生經驗傳授給你……”
“稍等,我有個問題……”
“你說。”
“您剛剛說,華國曆史上有所成就的廚師都在這裡備份一縷殘魂,所以除了您還有別人?”
王小余笑了笑:“是啊,我聽菜姬說,你們後世還列了個什麼古代十大名廚呢,巧了不是,我們這十個人正好都在廚經裡!”
聽到這話,郝賢的心中變得火熱起來。
在濫觴任務中經歷美食的誕生對廚藝就已經夠有幫助的了,沒想到現在還能得到十大名廚的耳提面命……
燃起來了!這不比博人傳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