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問憋了對方。都是從書上摘的資料,鬼知道出處在哪裡?但是唐大樹拿這個來駁斥倒蒙對了。
“那麼對方辯友說起早戀的種種好處,又有哪個調查可以證明?”沒辦法,只好拾人牙慧一次。
“有!”唐大樹意外地這樣回答,倒讓其不好接腔了,且聽且思考吧。
“我曾經有個同學,平時作文寫得狗屁不通,但初二的時候文采突然很好,找同學一問,談戀愛了。然後到了初三下學期的時候文章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什麼原因呢?家長反應,失戀了…”唐大樹一轉一兜很有意思,臺上臺下都跟著笑起來。如果不是因為是對手,估計也會笑出來吧。
“那請問,早戀真的會影響學習嗎?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法律規定:男人22歲才能結婚,可是18歲就能當兵,這說明三個問題:一是殺人比做丈夫容易;二是過日子比打仗難;三是女人比敵人更難對付。談戀愛的男生,有了責任感,能夠過好日子,能夠對付得了比敵人還難對付的女人,那麼,在將來學習和人生的道路上,還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困難嗎?早一點戀愛,就早一點品嚐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就早一點負起人生的責任並早一點成熟,這,有什麼不好呢?
你不去戀愛,怎麼知道自己原來那麼可愛?這會讓你在未來更自信;你不去碰戀愛,你就永遠不知道你要什麼。你在戀愛裡走一遭,抱怨過,吵過架,暴露的缺點越多,你才遇見真正的自己,這些對你在未來的個人提升都有莫大的好處。
《大話西遊》裡說戀人之間相逢恨晚,造化才會弄人。如果晚點遇見對方,我們就沒那麼多時間跟TA談戀愛了,因為北工大的生活太苦了,學習太緊張了,我們太寂寞了我們就缺這一點點甜。
人生的路不管走多遠,能讓你記憶猶新的,永遠是17歲遇到的那個人。張愛玲說過:‘人生太長,我們怕寂寞;人生太短,我們怕來不及。’對方辯友,偉人都說過逝者如斯夫,我們為什麼不爭取在這有限的在校時間裡,找一個和你志同道合的那個TA,一起快樂、彼此扶持、共同進步、互相學習呢?
保爾•柯查金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我們難道就因為年齡小而放棄心中的TA從而造成人生的遺憾嗎?不!生活不是電影,錯過了就是失去了、沒有了,有的人一錯過就是一輩子,我們不能讓北工專的學生成為感情上的懦夫!我們要讓北工專的女生更有女人味,男生更有擔當!
所以,我們強烈地認為,不能一刀切地反對早戀,它應該在三個有利於的基礎上賦予新的使命,即有利於學校的紀律管理、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利於培養高尚的愛情觀和人生觀!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整個階梯教室圍滿了學生,大家都聽得興味盎然。第一次有學生把早戀說得如此清新脫俗,這在禁忌如深的校園足以引起一場地震。關鍵是,唐大樹的反駁立論很幽默、很應景,說出了北工專學生的心聲,有事例、有解讀、有比喻,引用的名人名言也相當恰當,甚至還偷換概念地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如此勵志的話變成了鼓勵談戀愛,並把最時髦的“三個有利於”也改頭換面了,這個很逗。
而且裡面第一次引用了許多情感的領悟,當辯論會結束後有許多學生來索要唐大樹的辯稿,然後他被學生們私下裡封為“情感大師”,這就是他始料不及的了。
好巧不巧地,在決賽階段也有一個類似的辯題《中專生異性|交往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中,高職班不巧地抽到正方,讓人很期待,看他們又如何“自打耳光”,因為大致是同一個意思。
整場比賽唐大樹一共在自由辯論階段只說了一次話,就憋倒了對方最牛逼的辯手。此前李憑在痛斥早戀的壞處:敗壞風氣!學習退步!害人害己!…時,對方很得瑟地學習唐大樹的獻身說法:“我也拍拖,但是我一直都排在年級前十名!”
簡短、鏗鏘、有力,會場迷一樣寂靜,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在這個天之驕子身上。該生45度高昂著頭,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微笑。
這個時候,他的女朋友應該是非常崇拜的眼神望著他吧?不過人家有這個狂妄的資本,學校裡對學霸的戀愛也是閉隻眼的,人家又不是團學會幹部,只要做得不離譜,沒人去動他。
這個論據很難駁斥,畢竟是事實。“三姐妹”互相看了一眼,竟然都懵了,只有唐大樹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這說明你不夠愛她!”
又一次鬨堂大笑,連作為評委的學生科的老師們都笑得淌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