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你給我的好主意,那就此告辭,我出去轉轉看。”說著,寒潭跟他們揮揮手,迫不及待的離開了。
看著他的背影,冠榮華不禁喃喃說道:“看著就像是真的似的,難道他真像看起來的這樣嘛?此次來郾城就是單純的奉師命,開個店鋪而已?”
“才怪。”慕胤宸嗤笑一聲,攬著她嘆道:“我們走吧,別想他的事了,日後自然見分曉。”
冠榮華點點頭,不禁啞然失笑,這個寒潭還真夠忙活的,跟寒翔雲的身份來回轉換,倒也是應付自如,真是有本事,也不串場。
大約晌午時分,皇上派來的欽差大人,帶著賑災善款,來到郾城。
這個欽差雖然不是慕胤宸的人,但也不是太后一黨,為官清廉,為人正直,不結黨營私。
對這個欽差大人,慕胤宸是很滿意的。
他熱情接待,冠榮華自然明白,這個欽差是個好官,也極力的應酬著。
守城官等人見他們對這個欽差的態度不同,都知道他們不會看錯人,自然會欽差也就充滿了好感,熱情而又殷勤。
欽差大人倒也不失眾人所望,他來到郾城,瞭解了難民營的情況之後,拒絕了守城官邀請去聚賢樓吃飯招待的請求,隨即做出善款及難民安置等安排。
他首先感謝郾城對附近城池難民的妥善安置,而後將所帶善款撥給他們其中一成作為照顧難民的補償。
而後,便根據守城官上交的難民身份登記冊子,將難民按各自原先所在的城池,編成幾個小分隊,並從中選出小隊長。
這一切做完,他將善款的五成平分給難民,作為安置費,回家重新開始生活。
安排完後,欽差大人又交代了,善款最後剩下的四成,將會按照受受災情況,合理分配給各個受災城池。
這一切都在眾目睽睽之下,安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眾人對欽差大人都很是欽佩,善款分配的太合理了。
守城官跟慕胤宸等人商量了下,決定郾城不要這一成善款,願意也平分給難民們。
欽差大人見他們主意已定,也就沒有阻攔而是點頭答應了。
隨即,他又將這一成本該郾城所得的善款分配給難民。
誰料,難民們都拿到了錢,卻有些人不願回到自己的城池去。
以至於有難民出聲請示道:“欽差大人,我們來到郾城,得到郾城人事無鉅細的照顧,不但幫我們治病,還管吃管住,我們願意留在郾城,成為郾城人,不要安置款。”
這話得到了很多難民的響應,他們都心裡明白,郾城絕對是個好地方,留下來好處多多。
守城官一看急了,忙出聲說道:“各位,感謝你們對郾城厚愛,日後郾城也歡迎你們來玩,甚至跟我們做生意往來。但你們要留下來,我郾城實在是安置不下啊。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在外的遊子們都講究個葉落歸根,各位還是拿著善款各自回去重建家園吧,畢竟善款也不是個小數目,足夠蓋房及幾年花銷了。”
欽差大人亦是明白他的意思,知道郾城安置不下,便接著勸道:“想必各位鄉親們原城池內必然有親朋好友,且不說郾城能不能安置,單說,你們來郾城,豈不是與家人朋友們分開了?每個城池都有每個城池的生活圈子,想要真正的打進去怕是得幾輩之後,還要揹負著,跟原籍漸行漸遠的遺憾,這是何苦呢?何況郾城山多地少,確實安置不了。各位放心,我會親自送你們回原城池,並交代你們各自守城官日後要善待你們。”
兩人的話,讓很多難民沉默了。
最後只有百十來戶,表明自己在原城池也沒有什麼親人往來,而郾城這邊有親戚,不要善款願意留在郾城。
不管守城官及欽差等人怎麼勸,他們都不願意改變主意。
無奈之下,守城官甚至提出,他們若是願意回原籍,他可以從郾城庫銀中給與適當地補償,郾城實在是安置不下這麼多戶人家。
可那執意留下來的,鐵了心是什麼都不要也要留在郾城,這份心情,倒是讓守城官很是感動,但同時也為難。
無奈之下,他只能讓這百來戶難民各自說出在郾城這邊的親戚姓名,家住哪裡,然後派衙役去請來詢問。
若是難民的郾城親戚願意他們留下來,並幫他們安置,那麼就可以留下來。
否則,便只能讓沒有郾城親戚幫忙安置的難民回到原籍。
這個主意得到了欽差大人的贊成。
於是,百來戶難民各自說出自己在郾城的親戚,很快這些親戚被衙役帶到難民營這邊。